首页  »  教育  »  教育资讯

一双胞胎姐妹被清华人大录取 称一切为浮云学习至上

一双胞胎姐妹被清华人大录取 称一切为浮云学习至上

2014-07-07 16:23:2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即将升入高三时,姊妹俩以优异成绩双双“杀入”实验班。因为长得一样,姐妹俩也闹了不少笑话,老师们都难以辨别谁是姐姐,谁是妹妹。

  老师们对姐妹俩的表现赞誉有加。高一、高二的班主任张老师说,她们在第一次月考中成绩有点靠后,“我就不断给她们加油鼓劲,说你们相信自己一定行,中考成绩只代表过去,现在我们一切从零开始,努力了不会不成功的。”张老师三年时间一直这样鼓励着每一位学生。

  之后,姊妹俩每次月考成绩都稳居第一、第二名,或者并列第一。张老师评价姊妹俩,一是聪明,二是刻苦勤奋,三是书写认真,四是心理状态特别好。“爱迪生都曾说过,百分之一的天才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才会成功。她们姊妹俩取得的优异成绩,就归结于这二者完美的结合。她们不仅聪明勤奋,还学会了不骄不躁,能够抱着坚持下去就能成功的信念,脚踏实地地走好每一步。”

  说起姊妹俩的学习态度,张老师说,“从她们所答试卷就可以看出,字迹清秀,逻辑缜密,看着心旷神怡,看完了爱不释手。”他说,孩子们学习态度特别端正,每天学习时间都特别紧张,从早上六点开始学习到晚上十点左右,她们完全利用好了这些时间,高效率,高质量,持之以恒。

  前进的脚步从未停止

  采访中,笑容一直挂在姊妹俩脸上,她们说从小就与名校结下不解之缘。小学四年级的时候,爸爸妈妈就带着她们在清华北大校区玩了好几天,那时候就被里面的氛围深深吸引。这一次以学生的身份进入学校,姐姐单手托着下巴说:“蛮期待的。”

  • 相关阅读
  • 点亮学生心灵的明灯

      商洛日报(王荣金 陈晓明)她开朗乐观,善良热情,用无私的爱启迪孩子的心灵,在许多学生眼中她是他们人生道路上的明灯。面对这样一个女性,你也许不会想到她是曾经在丧夫阴霾还没有驱散时,又因为自己脑血管畸形...

    时间:07-09
  • 龙文教育——以适合方法学习 每个孩子都有“最强大脑”

    近日,《最强大脑》风席卷中国,不少家长看到此栏目,都拼命寻找方法,想让孩子也成为拥有“最强大脑”的天才。对此,龙文教育专家表示,以最适合的方法学习,经过科学的训练,每个孩子都有最强大脑。  ...

    时间:07-08
  • 烟台一学校百余名学生不愿搬到新校区 罢课砸窗户

    7日早上,市民拨打本报热线反映,位于开发区的烟台船舶工业学校决定将升学部搬迁至位于大季家的西校区,没想到引发百余名学生堵在学校门口聚集罢课,拒绝搬迁。  7日上午11点,记者赶到烟台船舶工业学校,该校唐...

    时间:07-08
  • 北京吉利学院两学子获得美国深造机会

    走出国门,见识更广阔的世界,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学生针对专业学习的梦想,通过走出国门,一来能够让学子们了解国际最先进的知识与文化,更重要的是能够让学生们可以通过学习迅速成才。近期,北京吉利学院两名学生同时...

    时间:07-08
  • 更难就业季 应届生求职必备APP推荐

    送走了上半年,七月降临,许许多多的人忙着看激情世界杯,而大四学生却迎来了悲伤的毕业季,忙着道别、忙着分手、忙着找工作,他们最终都将告别自己生活了四年的校园,走入社会,寻找着自己的机遇与前程,今年全国高...

    时间:07-08
  • 与总理通信的镇安女孩 获省“中学生品学奖标兵”

      商洛日报讯 (记者 马泽平)7月4日,团省委、省学联在西京学院举行2014年“陕西省中学生品学奖”颁奖典礼,与李克强总理通信的镇安县永乐中学七年级女孩江欣桐获得了“陕西省中学生品学奖标兵&rdqu...

    时间:07-08
  • 北师大成立大陆首家拉班研究中心

    7月5日,大陆首家全面研究拉班理论的学术机构“中国拉班研究中心”正式北京师范大学成立。 ...

    时间:07-07
  • 陕西:到2017年力争新建10个省级高新区

    原标题:陕西:到2017年力争新建10个省级高新区科技园区和创新平台是集聚创新要素的重要载体,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园区和平台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中的引领支撑、辐射和带动作用,陕西省出台《关...

    时间:07-07
  • 陕西省16个县(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国家评估

    2014年6月14-19日,国家教育督导委员会组织25位国家督学和专家,分6个组,对陕西省16个县(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进行了督导检查,共随机抽查学校106所,召开各类座谈会64个,发放调查问卷6704份。国家督导检查组指...

    时间:07-07
  • 想毕业先“就业” 大学生就业率有多少水分?

    新华网长沙7月7日电(记者 谢樱)2014年毕业季,727万高校毕业生给学生和高校带来了巨大压力。然而,不签就业协议学校就不发毕业证、网络虚假就业协议热销,学生“被就业”情况依然存在。 &...

    时间:07-0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