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诺贝尔文学奖起的作用,埃斯普马克表解释为“对于相对没有什么名气但又很出色的作家,我们让他被全世界人知道,让更多读者知道他。”或许正是因为如此,每年的诺贝尔奖都出现了一批批所谓的“黑马”,这也让诸多文学爱好者猜测,赔率榜上的“小众”作家能否爆冷夺奖?
其实,在赔率名单中,除了常年领跑的“著名陪跑员”村上春树知名度高外,位列第二、第三的肯尼亚作家恩古吉·瓦·提安哥、阿尔及利亚女作家阿西娅·吉巴尔等人或许很少被中国读者了解,名单上陌生的名字也要远多于熟识的名字。此前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罗马尼亚裔德国籍作家塔赫·米勒、2013年得主加拿大女作家门罗在获奖名单公布后,不少读者曾表示,未曾听说过些作家。
美国两位作家杀入赔率榜前十 乔伊斯成热门人选
除去以上作家,另外两位美国作家也是诺奖得主的热门人选。他们分别是乔伊斯·卡罗尔·欧茨、菲利普·罗斯,在最新公布的赔率榜上分别位列第五和第九。其中欧茨被认为是上世纪60年代以来最重要的美国小说家之一,是多届诺贝尔文学奖热门人选,作品《奇境》等都曾被译成中文。据称,她的部分作品已被译介到瑞典,具有广泛的认知度和知名度,这或许是助力她成为诺奖热门人选的重要原因。
而美国作家菲利普·罗斯亦连续多年成为诺贝尔文学奖最具竞争力的候选者之一。他在1959年以小说《再见吧,哥伦布》一举成名,并于2011年摘得布克国际文学奖。
有不少人认为,诺贝尔文学奖2012年颁给代表亚洲的莫言,2011年给予代表欧洲的特朗斯特罗默,2010年则给了拉美的巴尔加斯·略萨,结合“地缘文学”分析,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或许会进入“美国年”,因为自1993年托尼·莫里森获奖后,美国已超20年无缘诺贝尔文学奖。
认为今年诺奖会颁给美国作家的另外一个原因则是,这两位美国作家均生于20世纪30年代,被认为是美国当代文学不可绕开的重要作家。而评论家止庵认为,诺贝尔文学奖的一个重要功能是“确认文学成就”。有些德高望重的作家,虽已垂垂老矣,新作不多,但他们此前的作品已奠定了重要的文学地位,需用诺贝尔文学奖来确认地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