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教育资讯

让“科普场馆热”持续升温

2024-03-12 08:34:00

来源:科技日报

原标题:让“科普场馆热”持续升温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广泛开展科学普及。科普在帮助公众建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和科学判断能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4.14%,相比2022年的12.93%,增长了1.21个百分点。

作为国家科普教育基地的组成部分,科普场馆正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全国科普场馆加快建设,因地制宜深化展陈设计,推动资源共享,讲好科普故事,为更多人打开科学的大门,助力提升全民科学素养。

进一步激活科普阵地资源

“科学普及是科学认知领域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过程的完善。科普场馆是拓展科学见闻的重要科学文化阵地。”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前不久,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作为科普场馆类入选2023年“国家自然资源科普基地”。王焰新介绍,作为一家以自然资源为主题建设的博物馆,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强化地球科学特色,打破高校博物馆的藩篱,向社会开放,使博物馆真正成为让越来越多参观者触碰自然脉搏、坚定文化自信的科普平台。

如今的科普场馆更加注重传承,成为科学精神的传播之地。王焰新介绍,围绕“上天、入地、下海、登极”等问题,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推出了“嫦娥五号模拟月壤及陨石展”“问道地学启赋长江——地学长江计划展”“追求卓越勇攀高峰的地大人——‘7+2’登山科考专题展览”等20余场特色展览,社会反响强烈。

如今,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越来越多的科普场馆开始追求参与感,科普全过程贯穿着“体验至上”的用户思维。对此,王焰新表示,要进一步激活科普阵地资源,激发社会主体的动力与活力,促进科普工作的社会化、群众化、常态化。

以“场馆+”赋能科学教育

从去年暑期开始,“博物馆热”持续升温。在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看来,国内的博物馆热潮代表了教育的回归和转向。“当孩子们走进博物馆,他们看见的是实物,感受到的是情感,他们可能会再发现新的内容,甚至自己‘创造’新的知识。”倪闽景说。

“要培育出真正的科创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大实验教学,改变以讲故事、看实验、做习题为主的科学教育方式。”倪闽景认为,科普场馆和学校在学习范式上有着主动吸收和被动接收的差别,科普场馆的学习具有“再发现的可能性”,是一种投入情感的主动式学习,更加能够引导孩子形成专注力、自驱力和创新力。

面对互联网时代的各种新媒体技术,以及未来教育形态,如何构建科普场馆的科学教育新体系?“实践性强、学习方式更加多样、紧跟科技发展速度等,是科普场馆在课程、项目开发上的优势。”倪闽景透露,以上海科技馆为枢纽的“科创校长空间站”,正在深化馆校、馆企、馆研合作,精准连接中小学和高新技术企业,向青少年传播前沿科技成果,以“硬科普”讲好科技创新故事,激发青少年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国家推出了科学传播职称系列,这实际上对展教人员是一个很重要的激励。”倪闽景建议,应该鼓励科普场馆展教人员进行必要的科学教育培训,形成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研究能力,更好地参与到科学教育中来。这些展教人员还可以跨界到中小学校担任校外科技辅导员,进一步了解孩子的需要,开发贴近青少年的科学教育表演和展陈作品。科普场馆的馆藏也可以送到学校去展示。

让民营博物馆“冒”出来

2023年,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徐星最繁忙的一年。为了更好地发挥自然科学类博物馆的科学普及作用,他到全国各地调研了很多自然科学类博物馆,既包括公立的辽宁古生物博物馆、云南禄丰恐龙博物馆,也不乏民营的福建省英良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浙江绍兴盘古化石馆等。

徐星认为,博物馆在全民科学普及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些传统的公立博物馆规模大、展陈内容权威,但数量有限、知识更新慢,滞后于数字化和互联网时代的公众需求。

“如今,越来越多的民营博物馆‘冒’了出来。它们在建筑构造、展览形式上别具一格,互动感强、贴近公众。不过,民营博物馆的生存也存在一些问题,包括专业人才不足,展陈内容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上有所欠缺,运营成本高,很难长久维持。”徐星直言。

对此,徐星建议,积极推动多形式、多元化科普场馆的建设,进一步扩大互联网和数字化技术在博物馆等科普教育基地中的运用,把现有的科普教育资源由集中式分布转向分散式分布,从传统的集中式展示标本和传播知识转向分散式科普,惠及更多民众。

(记者 史 诗)

  • 相关阅读
  • 全国首个高校“文化遗产”类学院成立

    人民网北京3月13日电 (记者孙竞)日前,全国第一家文化遗产领域的卓越工程学院——北京联合大学文化遗产卓越工程师学院挂牌成立。这也是全国首个高校里的“文化遗产”类学院。据介绍,学院将整合考古、文物、艺术、...

    时间:03-13
  • 中法青年交流会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举行

    人民网北京3月13日电 (记者郝孟佳)12日,中法青年交流会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举行。当日恰逢中国植树节,中法青年学生共同在二外校园里种下海棠树。同时,法国普罗维登斯高中向二外赠送具有亚眠特色的瓷盘。普罗维...

    时间:03-13
  • 2023年度中国电影国际传播调研报告在北师大发布

    人民网北京3月13日电 (记者孙竞)12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现代传播》杂志社共同主办的中国电影海外传播平台传播效果研究——2023年度中国电影国际传播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发布会在...

    时间:03-13
  • 多名学生在校午餐后呕吐腹泻 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已对供餐企业立案调查

    人民网北京3月13日电 (记者郝孟佳)今日,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官方微信通报,3月12日监测到网帖反映,深圳市龙华区实验学校有多名学生11日在学校吃了午餐后,出现了呕吐和腹泻的不适症状。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启动...

    时间:03-13
  • 音乐剧《莲花之上》研讨会在京举办

    人民网北京3月13日电(记者郝孟佳)11日,音乐剧《莲花之上》作品启动仪式及创作研讨会在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召开。音乐剧《莲花之上》作品启动仪式及创作研讨会现场。北京大学供图记者了解到,音乐剧《莲花之上》将以北...

    时间:03-13
  • 江西理工大学:用工匠精神引领学子勇攀高峰

    近日,江西理工大学组织开展了以“做大国工匠育强国人才,让中国‘磁选’走向世界”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讲台上,首届国家卓越工程师获得者、江西理工大学1977级选矿专业校友熊大和围绕SLon立环脉动高梯度磁选机的研...

    时间:03-13
  • 浙江省中学生英才计划扩面提质

    “我们希望通过这项计划,让一批学生提早接触科研,在实验过程中体会科研的艰辛与乐趣,从而立志仰望星空,甚至成为世界顶尖的科学家。”谈及多年来担任浙江省中学生英才计划学科导师的体会,浙江大学物理系教授、博...

    时间:03-13
  • 瞄准社会需求培养复合型医学人才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服务健康事业和健康产业人才培养引导性专业指南》(以下简称《专业指南》),提出新增5个新医科人才培养引导性专业,分别为医疗器械与装备工程、老年医学与健康、健康与医疗保障、药物经济与...

    时间:03-13
  • 杭州师范大学产学研融合助力产业发展

    “学校依托国家大学科技园、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等平台,不断推动教学科研和创新服务双融双促,带领广大教师把论文写在服务科技发展的实践中,把科研做在有用处。”日前,在杭州举行的浙江省高校科研服务高质量发展研讨...

    时间:03-13
  • 积极探索把新质生产力理论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

    原标题:积极探索把新质生产力理论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新质生产力”成为备受关注的热词之一。政府工作报告将“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列为2024年政府工作十大任务之首...

    时间:03-1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