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的“气”,正是精神旗帜给的力。
治愈“和平病”的妙药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和平环境,是军队战斗精神的涣散剂。曾经“攻则争先、战则奋勇,威如雷霆、势如风发”的清朝八旗兵,随着太平盛世的到来,闲散、骄逸、奢靡、腐化之风逐渐兴盛,以致在风雨飘摇的晚清不堪其用,难觅其踪。
上海解放后,某部八连进驻南京路担负警卫、巡逻任务。他们自觉发扬战争年代那股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劲头,站稳立场不动摇,“灯红酒绿”不动心,艰苦朴素不变色,以革命军人的凛然正气,顶住香风臭气,成为全国全军艰苦奋斗、拒腐防变的模范,被誉为“霓虹灯下的哨兵”,被国防部授予“南京路上好八连”荣誉称号。八连的事迹证明:高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旗帜,是预防和治愈军队“和平病”的妙药。
进入新时期,体制转型所引发的利益格局的调整与重组、价值取向的变化和多元化、各种思潮的交织激荡等,都会影响军队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依靠党的绝对领导,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起来,人民军队就能经受住新的历史考验。南海高脚屋里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的守礁官兵,反恐维稳、不辱使命的武警卫士,防洪大堤、地震灾区不畏艰险的救灾英雄,还有李成文、张华、朱伯儒、苏宁、向南林、徐洪刚、李国安、李向群、杨业功、杜照宇、方永刚、江汉刚等千千万万英模烈士,都证明了这样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