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菲对峙事态持续升级。据《马尼拉公报》5月3日报道,菲律宾正式将黄岩岛称为“帕纳塔格礁”。中国外交部立即作出回应,称菲律宾方面对黄岩岛采取的任何行动都是非法和无效的,改变不了黄岩岛属于中国的事实。并强烈敦促菲方回到外交解决的正确轨道上来。
4日,中国外交部在回应中方向黄岩岛增加船只一事时,称中方坚持通过外交协商解决当前事态的立场没有变化,并再次强烈敦促菲方回到外交解决的正确轨道上来,任何使事态复杂化、扩大化的言行均无益于问题的解决。
7日,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傅莹第三次约见菲律宾驻华使馆临时代办蔡福炯,就黄岩岛事件向菲方提出严正交涉。
8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指责当前黄岩岛事态是由菲律宾方面单方挑起的,并称菲方在过去一段时间内一直不计后果地扩大事态。
9日,中国外交部指出,菲方在此次黄岩岛事件中不断发表措辞强硬的言论,煽动民众情绪,严重损害了中菲双边关系的气氛。菲方还鼓动国内民众和海外侨民发起针对中国的游行示威。这种行为已经引发海内外中国民众的强烈反应和关注。希望菲方不要进一步损伤两国关系。
同日,菲总统府发言人陈显达在回应中方近日的声明时声称,菲律宾没有在黄岩岛地区做出挑衅性的行动,因此,他并不把中方的声明归因于“菲律宾正在黄岩岛挑衅或扩大事态”。
陈显达仍坚称,把黄岩岛争议提交到国际仲裁机构是最好的解决方法。
陈显达透露,目前共有11艘中国船只在黄岩岛海域,包括7艘渔船,两艘渔政执法船和两艘海监船,而菲律宾7艘船只也在该海域,包括5艘渔船、一艘菲海岸警卫队船只、一艘菲渔业水产局船只。
中国应对有理有力 官方表述渐趋强硬
从申请国际仲裁,到给黄岩岛改名,再到去除岛上有关中国标志,菲律宾不断发表措辞强硬的言论,制造事端激化事态。菲方还鼓动国内民众和海外侨民发起针对中国的游行示威。
外交学院战略与冲突管理研究中心教授苏浩在谈及菲律宾“小动作”频频时说,菲律宾不断在国内高调挑动国内舆论、坚持对峙是因为该国政府经济建设乏力,国内问题失去民心。“因此在黄岩岛问题上采取强硬态势,体现自己保障国家利益的政府形象,把国内对它抱怨的形象扭转,以此来吸引菲律宾民众对政府的支持。”
“菲律宾对中国处理争端的判断有一定错误,认为中国的底线就是和平解决,不会打,既然不会打,他就可以不断的挑动,不断升级。”苏浩补充道。
面对菲律宾不断挑衅行为,中国政府积极谋求外交沟通,有理有力,采取的是一种克制态度。中国外交部也多次强调,中方坚持通过外交协商解决当前事态。
即使是黄岩岛事件一开始,菲律宾动用武装力量,失理在先,中国仍未派出军舰。苏浩认为这是一种理性处理,“中国政府从大局着眼,非常克制,按照国际上通用的保障国家领土主权的方式来处理此事件。”
前不久,菲律宾清除岛上中国标志等做法踩塌了中国“红线”,分析认为,这是公开直接对中国主权领土构成挑战。中国外交部在回应时态度也强硬起来。中国副外长傅莹日前在约见菲律宾驻华使馆临时代办蔡福炯时直言,菲律宾变本加厉地不断扩大事态,并称中方也做好了应对菲方扩大事态的各种准备。
苏浩表示,外交部如此“有力”表态并非出自发言人之口,而是来自外交部副部长这一级别,这表明了中国的强硬立场。他认为,这是冲突以来外交部最强硬,措辞最严厉的表示。
“从内涵来看,也发生了一些变化。过去官方强调用外交手段和平处理争端,现在说采取各种准备,这引来了无限遐想,当中会包括军事方式。这说明中国政府考虑以军事方式来应对菲律宾的挑衅。”苏浩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