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什么时候有空,我家的煤快用完了。”85岁的独臂老军人俞太铉拿起手机,拨通了驻地哨所排长陈朋的电话,“这些孩子陆续照顾我10年了,都和我的亲人一样”。
据吉林省军区某边防团政治处主任陶学勇介绍,为帮助驻地孤寡老人改善晚年生活,让他们心理上多份依靠,位于吉林龙井的某哨所,10年来持续开展“守望工程”,官兵们先后照顾驻地25名和俞太铉一样的孤寡老人,被老人们亲切地称为“兵儿子”。
曾参军入伍的俞太铉在战争年代不幸失去了右臂,当时被评为二等伤残。哨所官兵轮流帮助老人打扫卫生、收拾院子、劈柴运煤;逢年过节,大家带上米面等生活用品慰问老人。“他们看我行动不便,就送给我一个老年人专用的大键盘手机,有啥急事直接能联系到他们。”俞太铉老人欣慰地说。
朝鲜族老人马吉雄唯一的儿子6年前遭遇车祸身亡,他和老伴处于悲伤和孤独之中。哨所官兵了解情况后,主动来到马吉雄家,亲切的称呼他们为“阿爸依”“阿妈妮”,主动帮助春种秋收,每年春节都将老人接到哨所,和官兵们一起过年。78岁的老人徐成风,子女都在外地,哨所上士马宝成和老人结成帮扶对子,为老人建立了小档案,记录老人的生日、爱好、饮食习惯,让老人感受到了亲人的温暖。(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