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中国军情

我国潜地固体导弹巨浪一号研制内幕

我国潜地固体导弹巨浪一号研制内幕

2012-10-15 11:43:33

国产巨浪1号潜射固体导弹试射资料图

  我国潜地固体导弹巨浪一号12日迎来首飞成功30周年。400多名航天专家齐聚京郊参加纪念大会,共同追忆分享30年前的这份荣耀与自豪,并表示进一步传承弘扬老一辈航天人的宝贵精神和优良作风,推动我国固体弹道导弹事业不断发展壮大。

  巨浪一号是我国第一型固体战略弹道导弹、第一型潜射导弹,它的成功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潜艇水下发射核导弹能力的国家,具备了二次核打击能力。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巨浪一号背后很多鲜为人知的故事,更为今天的航天工业发展带来诸多启示。

  一弹两用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新生的中国面临着掌握核垄断地位的超级大国不断施加的核威慑,危机重重。毛主席为此发出了“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的号召,但核潜艇上需要携带装有核弹头的战略导弹,才能构成一个国家的二次核打击能力。

  1967年我国开始了固体战略弹道导弹的攻关和研制工作。经过反复论证后,我国将巨浪一号定位为潜地固体弹道导弹,这是我国首枚固体战略弹道导弹,且最初研究定位为“一弹两用”,既是核潜艇导弹,在陆地上又可作陆基机动导弹。

  “中国导弹事业从一开始就本着少花钱多办事的原则,这些研究兼顾多种条件,在技术上又开了先河,为之后我国中远程固体导弹和远程洲际战略导弹研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四院首席专家、原巨浪一号副总设计师侯世明说。

  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

  海上环境及条件十分复杂恶劣,我国水下发射技术完全是一片空白,在当时财力相对薄弱的情况下,研制团队踏上了一条自主创新、自行研制的发展之路。

  侯世明告诉记者,为了节约资金,论证并取消了建设陆上水池进行模拟水下发射的试验阶段,通过采取“台、筒、艇”的试验方案,第一步在陆上发射台发射,第二步在陆上的发射筒发射,第三步从潜艇水下发射遥测弹。“与美国同类型的导弹相比,我们大大简化了试验设施,节约了研制时间和成本,开创了一种符合中国国情的试验程序,为国家节约资金几十亿元。”他说。

  为摸清水下弹道的有关参数,研制团队曾进行数千次缩比模拟水动试验;航天科工四院型号副总指挥王根彬还能回忆起,固体发动机试车时,没有试车台,就挖了地坑让发动机头朝下来试车。“世界上从来没有这样试车的,但当时只有这样的条件,我们只有一个信念,只要国家需要事业需要,无论如何都要干出来!”

  “老一辈航天人在这样的条件下都能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研制成功巨浪一号。现在国家繁荣富强了,我们年青一代更要艰苦奋斗、自主拼搏,做出更大成绩!”32岁的航天科工四院四部研究室副主任李宇说。

  一波三折,巨龙出海

  1982年10月1日,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新华社授权向全世界发布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将于1982年10月7日至26日,向北纬28度13分,东经123度53分为中心,半径35海里的圆形海域范围内的公海上发射运载火箭。”

  然而,10月7日,首天试验就失败了。

  经过多种科学论证后,12日,第二发在万众期盼中出征。下达发射指令后,一条喷火的蛟龙跃出水面,直冲蓝天,尾部橘红色的火焰染红了天与地……

  10分钟之后,喇叭里传来令人振奋的声音:“末区发现目标!”“弹头命中预定海域!”

  • 相关阅读
  • 我国明确TD-LTE频率规划

      10月14日晚间消息,在今日举行的TD-LTE技术与频谱研讨会上,工信部相关负责人透露,TD-LTE频率规划已出,包括2.6GHz频段的2500-2690Hz,总共高达190MHz,是3G时代中国移动TD-SCDMA频谱资源的数倍。  该次TD-LT...

    时间:10-15
  • 冷空气频繁影响我国 西南地区阴雨笼罩

      近期,冷空气频繁影响我国,北方大部地区气温在震荡中下滑。同时,西南地区仍持续阴雨天气,降雨范围略向东扩张,当地山区需防地质灾害。  北方多冷空气影响 东北等地降雨降温明显  昨天(10日),受冷暖空气...

    时间:10-11
  • 我国首套国产化大型乙烯装置成功投产

      科技部“863”重点攻关项目——大庆石化120万吨/年乙烯改扩建工程于国庆节期间成功投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建60万吨/年乙烯装置生产出合格的丙烯和乙烯产品。大庆石化公司也由...

    时间:10-10
  • 我国翼龙无人机多次创表演奇迹

    在设计、生产、地面试验和飞行试验中,黄云精心组织、科学安排,细致严谨地制定每一次飞行试验方案,科学分析每一次试验数据,带领团队成员攻克了起落架收放、发动机散热、任务系统综合等重重技术难关。...

    时间:10-09
  • 我国再度启动大熊猫野外放归

    大熊猫“淘淘”定于10月11日放归大自然。我国曾于2006年4月28日放归了第一只大熊猫“祥祥”,三个月后,“祥祥”在与野生大熊猫争夺领地和食物时从高处摔下致死。...

    时间:10-08
  • 报告称我国成为微博用户总数世界第一大国

      社科文献出版社日前在京发布的《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2)》显示,中国已成为微博用户世界第一大国。  蓝皮书指出,2011年以来,中国微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微博用户量暴增,中国已经成为微博用...

    时间:10-08
  • 卫生部:我国不排除新型冠状病毒输入可能

      近日,世卫组织通报英国和沙特阿拉伯分别发现1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卫生部昨晚称,目前尚不能排除我国存在该疫情输入的可能。据悉,该冠状病毒已证实与SARS(“非典”)不同,但引发的病例严重程度...

    时间:09-29
  • 我国草药质量控制研究引起国际关注

      我国草药质量控制研究领域已引起国外学者,特别是美国学者的高度关注。近日,欧洲InTech出版集团给上海中医药大学发来贺信称,据统计,在全球专家共同编著的《草药质量控制及相关领域》一书中,由上海中医药大学...

    时间:09-28
  • 我国核电蒸汽发生器“心脏”首现“中国制造”

      9月25日上午,在广州市南沙区黄阁镇东方电气(广州)重型机器有限公司总装车间,随着东方重机技术人员将宝钢造国产690 U形管徐徐穿入防城港核电1号机组1号蒸汽发生器“心脏”,完成了核电690 U形管国产...

    时间:09-28
  • 我国四成儿童铝摄入量超标 膨化食品是主要来源

      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报道,最近,专家通过近几年全国食品污染物监测网的数据和对加工食品中铝含量的专项监测,取得了11类食品6000多份的监测数据。数据显示,我国四成儿童铝摄入量超标。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

    时间:09-2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