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九寒天,冰封雪裹。北京军区在内蒙古朱日和训练基地举行的大规模高寒条件下实战化演练日前落下帷幕,22日参演部队全部返回营区。
1月中旬,内蒙古草原气温降至零下30多摄氏度,北京军区某机械化步兵旅、装甲旅、炮兵旅等3个不同类型的作战旅全员出动,一支专业化蓝军旅也参加了演练。
这次高寒条件的实战化演练,主要是探索高寒条件下不同类型部队的训法战法,评估作战能力,采集各类武器装备在高寒条件下的战技性能,提高机械化部队在严寒条件下的生存和作战能力。
北京军区军训部部长魏文豪介绍,演练具有四个特点:一是全程实战化。军列在草原车站刚停,参训官兵立即进入战斗,防空分队实施警戒,装甲战车点火起动,迅即向集结地域开进,很快进入实战演练。二是注重高寒生存能力。各部队创新和革新了30多项抗严寒技术;官兵冒着零下30多摄氏度的严寒,搭帐篷、挖雪洞,进行野外生存磨练;机械化装备经过保温措施后,确保开得动。三是新型装备实弹实炮检验。官兵在实战演练中驾驶、操纵各种新型坦克、火炮、步战车等进行了实弹、实炮射击,掌握了一大批高寒条件下我军新型机械化装备的试验数据。四是演练拒绝彩排。事先不搞沙盘推演、不搞场地摆练、不搞装备试射,无论是远程机动、指挥控制、战场感知还是全维防护、信息火力打击、综合保障,参演部队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按实战要求展开。
持续10多天的高寒条件下实战化演练,参演部队破解了一大批训练难题,采集上千组高寒条件下训练数据,全面提高了部队远程机动、指挥控制、战场感知、全维防护、火力打击、综合保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