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武警交通六支队数百名官兵坚守工作岗位,奋战于新疆、甘肃、安徽等地国家重点工程施工一线,并抓好节日期间的战备训练,以特殊方式喜迎春节。
据了解,武警交通六支队主要担负应急救援和国家重点工程建设任务,目前分布在新疆、甘肃、安徽等省区,点多线长,高度分散。为了施工进展顺利和保证驻地平安,数百名官兵主动申请留守部队,担负工地值班、战备执勤任务。
在“雄鸡版图”鸡尾端——新疆阿合奇县与吉尔吉斯斯坦边境,承建阿合奇乌宗图什河边防公路的官兵,冒着零下二三十摄氏度的严寒,顶着风雪呼啸,维修保养机械设备,为复工做好准备。据阿合奇项目部主任韩文军介绍,这条全长59.82公里的山区边防公路,平均海拔3800多米,最高处达到4200多米,每年只有几个月能施工,之后便是大雪封山,必须撤离。经过筑路官兵两年多的鏖战,这条边防公路主体工程完成,进入了最后冲刺阶段,争取如期完工。身在边疆,韩文军和战友们只能通过电话向家里人拜年,“就算如此也值得,因为修好这条边防公路,将给我们人生留下深刻的印记!”在电话采访中,韩文军对记者说。
在四川金沙江畔的建设现场,武警交通六支队数十名留守官兵依然奋战一线,担负中国第二大水电站——溪洛渡水电站专用保障公路施工任务。由于地处大山峡谷,具有高、深、窄、曲、陡的特点,84%的山地地貌成为交通上的天然屏障,工程十分艰巨。筑路官兵迎难而上,精心组织施工,运用科技攻关,团结拼搏在施工一线,齐心协力抓质量、抢进度、保安全、坚持文明施工,确保进度快、质量优。在艰苦施工的同时,他们心系驻地彝族群众,冒着生命危险,主动担负起省道307线的维护保通任务,及时排除塌方、泥石流,全力保障沿线交通畅行,让各族民众安全回家过年。看见彝乡归来的游子,入伍将近20年但很少能回家过年的朱健琦深有感触,因为担任主官岗位,事务多难以脱身,不得不做出“牺牲”,尽可能多照顾情况特殊的战友,自己只有等过完年后,才能休假回老家探望父母和妻儿。
临近大年三十,正当人们全家团聚、欢度佳节之时,记者来到驻扎在安徽省合肥市北郊的武警交通六支队一大队,这是中国首批公路应急救援专业化队伍。一进院子,训练场呈现一番热火朝天的景象:练队列如五岳青松,练擒敌如猛虎下山,官兵身手矫健,士气高涨,呼号声响彻云天,各类大型救援装备整齐列阵。训练间隙,这个严肃的训练场一下轻松活跃了起来,有的战士在干部的带领下做游戏,有的亮出“绝活”给战友们展示才艺,欢笑声不绝于耳。大队长肖锋告诉记者:“一家不圆万家圆。春节期间,我们一边抓好战备训练、值勤,随时应对突发情况,做好应急救援准备;一边组织官兵开展多种文娱活动,丰富业余文化生活,让大家度过一个充实有意义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