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设计加上全球最优秀的零部件,C919从一起步就采取了国际通行规则。同样的研发思路,还表现在C919瞄准了世界上最过硬的适航证。飞机在空中飞行时,雷雨、气流、闪电、低温等等各种情况都可能遇到,而飞机本身还可能突然发生发动机失效、部件故障等小概率事件,适航证就是证明飞机可以克服这一切极端事件并保障安全飞行的证书。目前中国、美国、欧洲都各有自己的适航证。
C919从立项开始就确定了要同时取得中国、美国、欧洲的适航证,这样这架中国飞机才能在全世界市场上被认可,也意味着飞机必须通过最严苛的适航考验。
C919适航取证的总负责人钱仲焱曾在美国工作近十年,是波音787适航取证关键技术的负责人。2009年底,当他在美国见证波音787首飞成功那一时刻,他突然有了回国的念头。“那一天我记得我在办公室坐了好久,然后就是想,就是突然觉得我应该赶紧回国,参加中国的大飞机工程。”
如今,回国承担起中国制造大飞机的任务的钱仲焱已经带出了一个国际化的专业团队,每个成员都精通技术和政策,为飞机提出各种各样极端条件下的验证要求。“我们跟设计师团队是这样一个关系,就是说我们是明确适航的要求,规划制定符合性验证计划。每一个研制节点我们都要去检查,都要去做适航的内审。”
大飞机工程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设计师团队的反复评估、修改、更新设计,精益求精,同时配合着适航取证团队对全流程的挑剔和监管。中国商飞集团董事长金壮龙表示,与航空巨霸波音和空客同台竞技,中国航空人在自主研发过程中付出了难以想象的艰难,有了在每个细节上的严格把关、精诚配合,才有中国大飞机工程的循序渐进:“我们目前还是按照2016年投放市场这个进程在推进。我们的梦想实际上就一句话,中国自主研制的大飞机早日翱翔蓝天。”
即将在2015年实现首飞的C919已经吸引了世界多家航空公司和供应商的兴趣。C919的国内外订单已超过400架,国际航空集团首席执行官威利·威尔士认为,这表明了世界市场和客户对中国大飞机的信心:“我听到很多波音和空客的高层越来越多地谈到了中国的大飞机,因为它已经成为了他们的竞争者。作为航空公司这非常好,因为竞争会推动该领域的效率,之后会是价格变得更为合理。”
在全球民用大飞机制造中,空中客车首字母是A,波音首字母是B,中国民用大客机首字母恰好是C。在中国科技部科技中心研究员金履忠看来,这种巧合似乎既是对差距的承认,也是赶超的豪迈:“我相信经过我们的努力,我们能够和A——Airbus空中客车,和波音公司,所谓B,我们中国是C打头,ABC这三家民用大飞机制造商,完全有可能并驾齐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