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中国军情

99式坦克总师祝榆生如“铁人” 住60年代老公寓

99式坦克总师祝榆生如“铁人” 住60年代老公寓

2015-02-10 15:51:22

来源:解放军报

  从炮火硝烟的抗日战场,到风云变幻的科研“战场”,他的一生堪称传奇。

  有的人眼中,他是“独臂英雄”。有的人眼中,他是坦克研制的“权威专家”。可在他自己眼中,他就是一个“老兵”——随时能为国家、为民族挺身而出的战士。

  人们常问:人的一生,怎样度过才无悔?祝榆生,给我们提供了答案。

  他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铁人”

  祝榆生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人”——这,几乎是所有了解祝榆生的人的共识。

  30岁断臂,祝榆生可以说多年拖着病残之躯。可是,这么多年,他在工作中兢兢业业、不知疲倦,爆发的能量令人惊叹。他身边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说:“祝老每顿饭只吃一两多粮食,真不知道他的精力是从哪里来的。”

  在同事眼中,祝老除了睡觉之外,其余时间都用在工作、看书和看资料上,是个勤奋不已的“铁人”。很多次,他连吃饭时也向有关人员询问新型坦克的研制情况和其他国内外有关科技资讯。他身边的科研人员用朴素的话语,表达着对他最真挚的敬意:“看看祝老的样子,我们没有理由不好好干!”

  他的生活非常节俭。祝榆生生前的司机陈明珠告诉记者:“祝老的饮食十分简单,中午总是让我从食堂打两个菜,用饭盒带到办公室,我俩一起就着花卷吃,连口汤都没有。他说这样快,可以把时间更多花在工作上。”

  直到去世,祝榆生仍坚持住在上世纪60年代修建的公寓里。水泥地面,白粉墙壁,祝老就在这里数十年如一日工作不辍,思考不息。在狭窄的空间里,旧沙发、旧书橱、旧桌椅紧紧挨着。摆在屋中的坦克模型,显得格外熠熠生辉。

  他走了,留下了永恒的“作品”——99式主战坦克。

  他是个淡泊名利的人

  作为全国战斗英雄,祝榆生完全可以躺在功劳簿上享受余生。作为三代主战坦克总设计师,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发明一等奖,他应该站在荣誉的聚光灯下,接受人们的鲜花和赞美。可是,他没有。朴素的他,就像街头退休的老头一样,过着平静的日子。

  面对接踵而来的荣誉,祝榆生总是不停地“推卸”功劳。2003年,他被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特聘为科技带头人,每月补贴4000元。2005年,祝榆生获得兵器工业科技发展终身成就奖,一次性奖励20万元。可对于这些补贴、奖金,祝老都婉言谢绝:“三代坦克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大家一起做的工作”。

  采访中,三代坦克科研原总指挥王天民动情地对记者说,在历次评奖或奖励中,祝榆生都发自内心地要把名誉和利益让给下属。问其原因,祝老回答很实在:“年轻人比我更需要鼓励和荣誉。”

  在他的支持下,他的主要助手、三代主战坦克副总设计师王哲荣,2001年已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但祝榆生自己始终没有提出过院士申请。

  祝榆生淡泊的,不仅仅是荣誉。当时,作为三代坦克总设计师,他手里掌握着财权,可自己始终在一个简易楼房里办公,直到1998年才勉强同意安装了一台空调。

  上世纪90年代,祝榆生因公出差俄罗斯。换下来的衣服,同事建议花点钱让宾馆洗。可他说,出差没有这项补贴。同事要帮他洗,他不让,坚决自己洗。三代坦克研制任务结束后,他将结余的近2000万元经费悉数退回。

  他是一名真正的共产党人

  祝榆生1918年11月出生于重庆巴南区。1938年1月,20岁的他进入抗大学习。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用76年的党龄谱写了我国兵器工业的辉煌篇章,将96年的人生旅程与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践行了“把一生献给党”的铮铮誓言。

  抗大毕业后,祝榆生如愿以偿被派往抗日前线,成为八路军115师的一员。当时,与拥有飞机大炮的日本侵略者相比,八路军的武器十分落后,手中往往只有大刀和步枪。面对日本侵略军,祝榆生说:“我从来没有害怕过。”

  不害怕战争,不等于无谓的牺牲。祝榆生的目光,转向了武器装备研制。他曾回忆:“我就喜欢搞这个东西,那时候只要缴获敌人的武器,我反复操作,慢慢就搞清楚了怎么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只有高中文化的祝榆生,刻苦钻研,根据战斗需要创造和改进了20余种武器和战斗器材。

  时光荏苒,三代主战坦克研制成功。当有人问祝榆生:亲手带出一批技术专家和院士的他,为何自己却不是院士?他回答:“我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建党90周年前夕,当得知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要评他为优秀共产党员时,他写了一封信给党组:“我从1938年10月入党以来所做的一切,都是一名党员应该做的事,不值得宣传;比起那些在战争中牺牲的战友们,我做得还很不够,他们比我做得更好,应该多宣传他们。我恳请集团公司党组不要评我为优秀共产党员,应该多宣传那些在本职岗位上作出贡献的党员,他们比我更值得宣传,更有教育意义……”

  临终前,身为一代大师的祝老留下了令人动容的遗嘱:身后事一切从简,遗体捐献给祖国的医疗事业。

  与祝老共事20多年、时任三代坦克副总工程师傅宝玉动情地说:他的科研水平、人格魅力和理想信念,令人景仰。他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2005年,祝榆生获得兵器工业科技发展终身成就奖。当踏上领奖台时,会场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面对这样一位对祖国无比忠诚,对名利毫无追求的共产党人,人们选择了最朴实的方式来表达对他深深的敬意和发自肺腑的尊重。

  短 评

  誓将一生献给党

  从抗日烽火前线的战斗英雄,到锻造“国之重器”的权威专家,祝榆生96年的人生足迹熠熠闪光。他独臂为国仗剑的身影,成为穿越时代的“精神坐标”。

  人生只有一次,究竟该追求什么?时下,无数年轻人为之迷茫困惑。有人逐名,身心疲惫;有人求利,钱多了心却空了。作为一名老兵,作为共产党员,祝榆生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人生“答案”——誓将一生献给党,把个人的前途命运紧紧与国家强盛、民族复兴联系在一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信仰决定行动。为救国,他沙场断臂英勇依旧;为强国,他华发出征热血依旧。不讲吃,不讲穿,唯一的追求就是“手中的工作”。正是这片可贵的丹心,让祝榆生这辈子“活得值”,活出了“泰山之重”,他用一生诠释了什么叫做“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是新一代革命军人的楷模,强军路上的丰碑。

  还记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那句名言吗——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祝榆生做到了,你能做到吗?战鼓催征,使命在肩,广大青年官兵应以祝榆生为榜样,不计个人名利,立足本职岗位,脚踏实地、兢兢业业,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 相关阅读
  • 中国若售阿歼10将扭转马岛局势 可用大豆牛肉换

      整个二战后的战争史上,除中国以外的第三世界军队大多黯淡无光,1982年春天的阿根廷空军是个罕见的例外——马岛海空战中,他们驾驶着战机用区区5枚飞鱼反舰导弹和原始的自由落体炸弹,把“日不落...

    时间:02-10
  • 99式坦克总师祝榆生"推卸"功劳 婉拒20万元奖励

    从炮火硝烟的抗日战场,到风云变幻的科研“战场”,他的一生堪称传奇。有的人眼中,他是“独臂英雄”。有的人眼中,他是坦克研制的“权威专家”。可在他自己眼中,他就是一个“老...

    时间:02-10
  • 日律师:帮中国人民是我的福分 替父亲侵华赎罪

    2015年春节前夕,位于浙江中部的义乌繁忙依旧。一车皮一车皮的货物要赶在春节前从这里发到世界各地。这座商机无限的城市因小商品批发扬名海外,却鲜有人想起它曾是侵华日军细菌战的重灾区,受害者及其家属曾一纸诉状...

    时间:02-10
  • 哈佛活动将台湾列为国家 中国师生不满竟被驱逐

    近日媒体爆出消息,上月底在哈佛大学举行“哈佛模拟联合国”(HMUN)活动时,组织者将台湾列在了手册的“Country”名录下,与会的中国师生指出这一错误,据理要求采取纠正性措施,后来几名中方领队...

    时间:02-10
  • 俄媒:中俄投130亿美元造宽体客机 竞争波音空客

    据俄罗斯卫星网2月8日报道,中俄两国将为联合研制飞机投资130亿美元。这是俄联合航空制造集团总裁尤里·斯柳萨里通报的消息。据他介绍,该型客机将与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合作生产,投资将各占一半。去年5...

    时间:02-10
  • 民调:八成俄罗斯民众认为中国是最友好国家

    据俄罗斯“卫星”新闻网2月9日消息,据俄罗斯列瓦达中心最近一次民调结果显示,白俄罗斯和中国成为俄罗斯人心目中最友好的国家。据报道,对中国持好感的俄罗斯受访者为80%,而持相反态度的比例为8%。对白俄...

    时间:02-10
  • 俄媒:美韩反导威胁中国一关键导弹 但能够破解

    据俄罗斯卫星网2月9日报道,据有关媒体报道,中国对美国可能在韩国部署末段高空区域防御系统(THAAD)感到忧虑。俄罗斯战略和技术分析中心专家瓦西里·卡申对朝鲜半岛部署反导系统所带来的政治军事后果及中国可能...

    时间:02-10
  • 中国产战机或将入列阿根廷空军 穿上蓝白间条衫

    马岛战争30余年后,阿根廷空军终于等来战机更新机会“枭龙”还是“猛龙”中国战斗机或将穿上蓝白间条衫  整个二战后的战争史上,除中国以外的第三世界军队大多黯淡无光,1982年春天的阿根廷空...

    时间:02-10
  • 民族战士永远听党的话

    买尼苏尔(左二)正在装甲车内讲解射击要领。胡铁民摄  2014年4月27日,习主席视察新疆时来到某团民族六连,代理排长买尼苏尔唱起《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唱出了连队官兵发自肺腑的心声——  民族...

    时间:02-1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