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中国军情
武直10试验曾遇多番曲折 设计者半年干2年多活儿
http://www.slrbs.com  2015-06-18 11:21:44   中国航空报

  直8、直9、直11各大家族繁衍至今可谓子孙满堂,新研的军民用系列直升机业已脱胎换骨,不仅内在的技术含金量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而且外表也更加俊朗健硕,然而追根溯源,若没有三大老平台的奠基开路,就难有后来新生代的扶摇直上。

127927403_14345825738281n.jpg (800×543)

  特别肯吃苦 特别能攻坚

  特别有韧性 特别讲奉献

  敬业精神谱写中国直升机跨越篇章

  毫无疑问,迄今为止,直10专用武装直升机的横空出世是国产直升机发展史上最伟大的奇迹。然而奇迹的背后,是无数科技工作者孜孜追求的炽热情怀。这是完全依靠中国人自己的智慧铸就的低空“撒手锏”。

  直10的铁鸟试验曾遭遇多番曲折。当初还是四室负责人的邓景辉为了“铁鸟”能够按时开车运转,通宵达旦地查阅资料、分析数据,“铁鸟”开车前,他同试验人员一起日夜坚守在试验台上,开展现场排故和调试,为解决旋翼及传动链与发动机燃调系统的耦合动力学问题,付出了超乎常人的艰辛。当“铁鸟”经过连续几天的运转,终于取得成功时,他对同事们说:“真想好好睡一觉。”在“铁鸟”进行第二阶段运行时,尾桨的振动水平总是达不到技术要求,那些日子里,强大的寒流突然袭来,邓景辉与大家在试验台下分析数据一直到深夜,彼时车椅上的露水已经凝结成冰霜。

  2001年,三室迎来了直10设计工程出图的攻坚年,在300多个日日夜夜,全室干部职工结成强大的团队,完成了有史以来最为繁重的任务——出图20166页A4,人均746页A4。数据虽然枯燥,但是在这背后,是三室人所展现出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他们克服了设计人员严重不足、研制周期超常紧张以及诸多新研系统协调异常复杂等困难。时任专业组长的朱敏峰从年初二就开始加班,到当年年底共加班50多个双休日和节假日,178个晚上,他所在班组共发出5872页A4工程图纸,相当于以往两年多的工程设计工作量。

127927403_14345825738431n.jpg (800×547)

  直10国产化旋翼系统设计定型是我国自主研制旋翼系统的重要里程碑。桨毂专业组组长李满福承担了重要任务,他与团队成员深入试验现场,了解桨毂结构件的试验进展情况,及时解决试验中发现的问题。为了使旋翼系统成品能按时完成设计鉴定,他一次次奔赴外地与成品供应商进行协调,解决成品研制中的关键技术。为了准备国产化旋翼系统设计定型文件和图纸,他没有休息日,天天埋首编写国产化旋翼系统顶层设计文件。有人说他既是设计员,也是试验员、工艺员。就是依靠一大批像李满福一样的参研者,直10国产化旋翼系统如期圆满地通过了设计定型评审。

  今天,当我们目睹直10在一次次军事演习中的卓越表现;当直10飞翔于青藏高原,雪山映衬,利剑出鞘,咆哮蓝天;当国内外媒体齐齐发出一片赞誉惊叹之际,我们怎能忘记那些奋斗的岁月,那些永不休止的干劲,那些满腔奔涌的希冀。

127927403_14345825738591n.jpg (800×534)

  “特别肯吃苦、特别能攻坚、特别有韧性、特别讲奉献”的直10精神将永远光耀日月。

收藏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