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郭媛丹】7月10日,国防部官方网站上新闻发言人专栏发生变化,两位发言人调整为杨宇军大校和吴谦上校,国防部新闻事务局原局长耿雁生大校已退休。7月11日,耿雁生接受《环球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军队新闻发布工作因发展和时代同行,应运而生,顺势作为。他为能参与到这项事业中感到骄傲。
5年间,军队新闻发布逐渐成形
“已婚,有一子”,2010年4月,耿雁生担任国防部新闻事务局局长、新闻发言人之后,与媒体首次会面之际提供的简历以此结尾。这是很“国际范”的一种表述,也与军队发言人向国际社会传递公开透明的信息很吻合。
这种表述在现任两位发言人的简历中依然如此。延续的不仅是发言人简历格式,而且有一整套新闻发布机制、常态化的操作形式、应急反应机制建立以及一个成熟起来的团队,还有国际社会对于中国军队认知上的变化。这一切都发生在2010年至2015年的5年间。
2008年5月,国防部新闻事务局低调运行,在此前没有对外公开,没有联系电话,没有发言人相关信息。随后,国防部首任两位发言人开始在公众面前亮相,并进行不定期的新闻发布工作。
2010年4月,耿雁生和杨宇军出任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在2010年八一建军节前夕的媒体进军营活动中,耿雁生举行了职业生涯中的首场发布会。他的表现被评价为“稳重又不失睿智”。
2011年4月27日,国防部举行首场例行记者会,并形成每月一次的惯例。“这是我军对外传播工作的一项重要突破,实现了国防部新闻发布工作的常态化。”一位军方研究人员对《环球时报》说。首次记者会持续40分钟,耿雁生至今对所有的准备细节都历历在目,“只有我们才知道付出了多少”。
2014年7月30日,8家国际知名度高、有世界影响力的外媒首次亮相国防部记者会,军队新闻发布实现了对媒体全面开放。“对媒体全面开放的准备工作3年前就开始了。”耿雁生说,“实际上我们从第一次例行记者会,就把自己置身于国际媒体面前,以有利于国际传播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