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中国军情

两代侦察兵 一样报国心

2023-11-18 07:04:00

来源:解放军报

图①:徐威进行侦察课目训练。供图:徐威

图②:龙廷全(右一)和战友在战场留影。供图:徐威

图③:2009年,徐威和外公龙廷全在四川省广安市思源广场留影。供图:徐威

图④:今年7月,徐威在驻训时留影。供图:徐威

手持遥控器操控无人机靠近蓝军阵地,我在班长指挥下调整角度,放大画面,仔细搜索。“道路两边有蓝军的掩体。”我记录下坐标,遥控无人机返航。

那是我作为侦察兵第一次尝试用无人机进行侦察,感觉非常奇妙。从显示屏里“俯瞰”大地,战场似乎尽在掌握中。

今年2月,外公过95岁生日。我通过视频通话向他祝寿,兴致勃勃地讲起当兵的感受。外公有点耳背,但还是津津有味地听着,乐呵呵地直点头:“要得要得,越来越有个侦察兵的样子了。”

外公是一名老侦察兵。年幼时,外公常给我讲起他在战场执行侦察任务的经历。那时,他和战友身上带着指北针和望远镜,常常就在敌人眼皮底下活动。

命运就是如此神奇。斗转星移,小时候听故事的我,如今像外公当年一样,成为一名侦察兵。我时常感慨这份“巧合”,也从这份跨越70多年的传承中汲取力量。

眼中“最帅的军人”

外公名叫龙廷全,出生在四川广安。就读于原四川省岳池师范学校时,他投笔从戎随部队奔赴战场,后来成为一名侦察兵。

耄耋之年的外公,身形已有些佝偻。可70多年前,身高一米八的他,泅渡、攀岩等各项侦察技能都驾轻就熟。作为为数不多的“高学历人才”,他还承担着手绘地图的任务。

在外公的讲述中,年幼的我脑海里常常浮现出一幅画面:外公潜伏在灌木丛里,一手举着望远镜,一手拿着笔在纸上绘图。探照灯从他身边掠过,敌人黑洞洞的枪口不时瞄准他藏身的位置……那些在电影里看过的画面与外公的身影重叠在一起,可外公是真实存在的,他就在我的身边,云淡风轻地讲着惊心动魄的战斗故事。

那一次,外公在“摸哨”时与敌人缠斗在一起,被紧紧勒住脖子。危急时刻,他掏出木柄手榴弹,猛砸敌人的膝盖,最终成功俘虏敌人。“手榴弹很重,击打手肘、膝盖,一痛他就松劲了。”小时候,我对外公口中的“手榴弹”没有概念,直到入伍后在新训时摸到一枚模拟木柄手榴弹,掂量掂量,确实沉甸甸的。

1956年,外公复员离开部队。他将大大小小数枚奖章和一个用弹壳做成的五角星,摆放在家中柜子里。每次讲到兴奋处,他就会拿出那个五角星给我玩。

“这是真的弹壳吗?”我一边把玩一边好奇地问。

“当然是真的!我这里还挨过一枪呢!”外公举起右手,手肘上有一道深深的“褶子”。后来,我把外公的故事发在微信朋友圈里,一位朋友评论了两个字,“英雄”。

外公从没说过他是一个英雄。然而,正是外公的故事,让我从小怀揣着英雄梦。这个英雄梦里,侦察兵就是最帅的军人。

念念不忘“参军吧”

2018年,高考填报志愿时,外公希望我报考原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当年,上级曾考虑安排外公到该校深造。因家庭原因,外公选择复员,前往一家兵工厂工作。

外公不知道的是,原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后来按照不同专业分成多个学校。由于其他原因,在父母建议下,我没有报考军校,而是报考了上海交通大学,但从军梦并未在心中熄灭。入学后,我参加了学校的各类军事社团。每年征兵季,看见校园里写有“参军吧”的横幅,内心总有跃跃欲试的冲动。

大三那年,我鼓起勇气前往学校武装部报名,因故未能如愿。又过了一年,我再次报名应征,却被告知已经超龄。当我垂头丧气地离开时,武装部一位老师叫住我:“现在国家放宽了对大学毕业生入伍的年龄限制。如果真想参军,可以毕业后再报名。”

2022年9月,我终于得偿所愿,第一时间把入伍的喜讯告诉外公。“部队是个好地方”,屏幕那一端,外公高兴地说了好几遍。他又断断续续讲起军旅往事,那些我从小一遍遍听过的故事。90多岁的外公已有些糊涂,但那段硝烟弥漫的岁月,从未在他的记忆中抹去。

登上前往军营的列车,望着车窗外变换的风景,我的脑海中,都是外公描述的70多年前他身着军装奔赴军营时意气风发的模样。

续写“侦察兵手册”

怀揣对绿色军营的憧憬,我来到第73集团军某旅新兵营。巧合的是,新兵班长就是一名侦察兵。一次,班长问我们:“你们知道侦察兵是干什么的吗?”

我站起来回答:“侦察兵是探察敌情的兵,是作战行动的‘尖刀’。”紧接着,我又自豪地说:“我外公就是侦察兵!”

“那你们害怕成为侦察兵吗?”

“害怕吗?”我反问自己,双手有些微微颤抖。不,那不是害怕,是兴奋。如果有机会成为一名像外公那样的侦察兵,我怎么能不兴奋?

可是,要成为一名侦察兵,谈何容易?每天,我都要进行高强度的自我加压训练,体能不行就负重跑,技能不行就加班练,胳膊上常常是青一块紫一块,手掌一遍遍磨破、结痂……渐渐地,我的各项成绩“拔节而上”。新训考核结束后,我被选到侦察营,成为一名侦察兵。

我所在班前身是“钟悬山阻击模范班”,曾立下赫赫战功。望着英模柜里鲜红的战旗,班长对我说:“来到荣誉集体,更要好好干,不能给这面旗抹黑。”

老侦察兵的后人,荣誉班排的传承,让我感觉肩上沉甸甸的,内心深处的激情也更加澎湃。然而,随着科技不断发展,相比外公那个年代,现在的侦察兵不仅要面对复杂多变的战场环境,还要面对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侦察手段的日新月异。

学习,是首先要翻越的山。密密麻麻的雷达显示屏上,标号从陌生变得熟悉。无人机操作,从基础的起降、飞行、拍摄到掌握任务背景下侦察目标识别、侦察信息回传。更不用说练攀登练到双手打战,练捕俘拳练到肌肉酸痛,练赤臂蛙泳练到浑身无力……一次次向极限的挑战中,我一步步向“尖刀利刃”靠拢。

战友们得知外公是名老侦察兵,希望能看看他的老照片,看看70多年前的侦察兵是什么模样。母亲翻拍了几张照片发给我。照片中,有外公的复员军人证明书,上面写着“职务:侦察员”;有外公和两名战友的合影,他们站在山头上,眺望着远方;有外公的笔记本,是他当年在战场上记录的一本侦察兵手册。

望着外公写得满满当当的侦察兵手册,我百感交集。接过外公和前辈们手中的“枪”,如今的信息化战争对侦察兵提出更高的要求。我们的视界已超越“平面”走向“多维”,练兵地域也从平原、高原到荒漠,变得愈加广阔。然而,“任何时候,军人都要有血性”,我们对胜利的渴望从未改变,我们也将以我们这一代军人的青春、热血和汗水,书写新时代的“侦察兵手册”。(池俊成、黄静静整理)

  • 相关阅读
  • 构建新时代大双拥格局

    最近,云南省曲靖市举办“军地良缘”联谊活动, 200多名军地优秀青年参加。一些群众说,此举不仅有效促进军地青年之间的交流,对发扬双拥传统和创新双拥工作也是一个推动。 前不久,2023年黑龙江省“最...

    时间:11-18
  • 中韩双方将交接第十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

    人民网北京11月17日电 (记者李楠楠)记者从退役军人事务部获悉,日前,退役军人事务部与韩国国防部就第十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交接工作达成一致,双方将于今年11月22日在韩国共同举行中国人民志...

    时间:11-17
  • 法德西六代机项目有新进展

    据美国媒体11月10日报道,由法国、德国和西班牙三国联合研制的“未来作战空中系统”(FCAS)项目,目前正在筛选子项目第六代战斗机的4种设计方案,并将于2025年第一季度公布最终方案。根据计划,FCAS项目...

    时间:11-17
  • 美海军部发布新版战略指南

    美国海军部日前发布新版战略指南《一个海军—海军陆战队团队:海军部建设优先事项》。这是进入新财年以来,美海军部出台的首份战略规划文件,重点提出巩固基础优势、加强与盟友合作等内容,旨在指导美军...

    时间:11-17
  • 首届国防动员发展论坛在南京举行

    深化国防动员体制改革后,地方各级国防动员部门应当抓什么、怎么抓、谁来抓……11月10日至11日,由南京某大学主办的第一届国防动员发展论坛暨军事社会学研讨会,对当前国防动员领域热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时间:11-17
  • 甘肃省白银军分区筑牢部队安全稳定底线

    “以梦为马,未来可期,感谢心理服务小队的悉心帮助,让我走出低谷……”连日来,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人武部文职人员小尚接受“一对一”心理疏导后,信心满满地投入工作。这是该人武部发挥保卫委员和思想...

    时间:11-17
  • 重庆市綦江区人武部组织民兵轮训备勤

    深秋时节,巴渝腹地,重庆市綦江区民兵实战化训练鏖战正酣。该区人武部构设实战背景,从严组织训练考核,进一步提升民兵应急应战能力。连日来,綦江区人武部结合辖区民兵担负的主要任务,组织120名民兵开...

    时间:11-17
  • 湖南省娄底市军地推进基层“一部一站”融合共建

    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杉山镇“一部一站”服务大厅。彭澎摄“从退役返乡报到到自主创业政策咨询,一个站点全部解决,太方便了!”11月10日,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田坪镇,正在处理订单的自主创业退役军人周洪...

    时间:11-17
  • 安徽省涡阳县开设“退役军人返乡”服务专区

    “在同一个办公地点把不同事项一次办结,真是太方便了……”近日,刚从部队退役返乡的退役士兵王月明,来到安徽省涡阳县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很快办理好关系接收、信息录改、档案转递等事项,满意离开。今...

    时间:11-1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