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科学探索

全球变暖:真命题还是假命题?

全球,变暖

2012-02-14 16:50:25

  2月12日,掀开了又一轮寒潮的序幕。据捷克捷通社报道,当天有23人在寒流中冻死街头。媒体称,13日,欧亚气温还要再次下行。与此相应,许多著名科学家和工程师对“全球变暖”之说提出质疑,认为没有必要为抑制全球变暖而大动干戈,而且持这种观点的人数还在不断增加。

  “极寒”佐证

  “严寒、暴雪”无疑已取代欧债危机成为今冬欧洲的“主题”,有的欧洲国家正面临着几十年一遇的暴雪。

  外媒甚至宣称,地球有可能进入一个小冰河期,尽管这个提法大多数人并不赞同,但欧亚面临的极寒天气至少让人质疑全球变暖的命题。

  北极冷气团大举南下,东欧及中欧地区首当其冲,截止至目前已造成数百人死亡,数千人冻伤。欧洲多条河道结冰,船运不畅,交通受阻。

  乌克兰11日气温下降到有史以来最低的零下35摄氏度,虽然没有带来降雪,但大型铲雪机和除雪设备都严阵以待。乌东南部与黑海相连的亚速海因为结冰,造成至少数十艘、多至逾百艘船只被困。

  欧洲第二大河多瑙河也出现25年来的首次结冰现象,进而使得其流经的匈牙利、奥地利、保加利亚、克罗地亚、罗马尼亚及塞尔维亚等国河流航运停摆。多瑙河除运输、观光之外,也提供饮水灌溉,而在河水结冰后,这些全都受到影响。

  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的气温已连续18天处在零下10—20摄氏度,局部地区地面积雪达30厘米厚。塞尔维亚已宣布境内38个行政区进入紧急状态,当局紧急运送粮食,救援被大雪围困的灾民。

  亚洲的中国、蒙古、日本也深受极寒天气影响,中国内蒙古的呼伦贝尔有可能在新一轮降雪中气温降至零下40摄氏度左右,日本因为大雪已造成百人死伤。

  科学家发声

  2月9日,16名科学家在《华尔街日报》上发表共同署名文章,称“全球变暖”的说法耸人听闻,因为有强有力的证据否定这一说法。

  证据之一: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布相关预测22年来,气候变暖的程度一直小于预期。

  这是因为,所有有关全球变暖的说法,来自于计算机模型的模拟。而在模型中,包括水汽和云在内的反馈机制会大幅放大二氧化碳微弱的影响。

  证据之二:之所以有科学家不敢站出来说真话,是因为怕升迁受阻或者发生更糟糕的事情。2003年,学术期刊《气候研究》的编辑克里斯·德弗赖塔斯博士大胆刊登了一篇不符合政治导向(但符合事实)的同行评审文章,文章结论是,如果以过去1000年的气候变化为背景,那么近期气候变暖并非异常现象。国际上的全球变暖论者很快针对德弗赖塔斯博士发起蓄意攻击,要求撤销他的编辑职位和大学教职。

  全球变暖论者并不认为出现在欧亚的极寒天气是全球变暖的反论。德国科学家就认为正是由于全球变暖,北极冰盖的体积在近30年里减少了20%,其海面相对温暖的空气就会向寒冷的高空移动,在极地冷空气的高压系统推动下,向北半球大陆地区进发,导致当地气温骤降。与此同时,日本的研究机构也得出大致相同的结论。

  变暖论的目的

  2009年,“气候门”事件中的一位科学家感慨道:“事实上,我们现在无法解释为什么没有出现变暖现象,这无疑是一种讽刺。”

  美国物理学会是全球变暖论最主要的倡导机构之一,但去年9月份,诺奖得主、物理学家伊瓦尔·贾埃弗宣布不再延续学会会员资格,他在声明中称:“美国物理学会可以讨论质子的质量是否会逐渐变化,也可以讨论多重宇宙如何运行,但全球变暖的证据果真是无可辩驳的吗?”

  • 相关阅读
  • 英国修建新型“两栖屋” 洪水来时可浮起

      英国一建筑公司设计了全英首间“两栖屋”,这座房屋能“水涨屋高”。  综合媒体14日报道,英国一间建筑公司设计了全英首间“两栖屋”,这座房屋能“水涨屋高”,令屋...

    时间:02-15
  • 胶州湾大桥水下无封底套箱技术填补国内外空白

      记者15日从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获悉,由山东高速集团自主研发的水下无封底混凝土套箱技术,成功破解了跨海大桥非通航孔桥承台水下施工、防腐蚀和防撞等诸多难题,填补了国内外桥梁水下基础施工技术的一项空白...

    时间:02-15
  • 福岛第一核电站所在地有发生直下型地震的危险

      日本东北大学研究人员在14日的欧洲科学杂志《固体地球》上发表论文说,由于有来自太平洋板块的地下水供应,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站所在地区地下断层变得容易活动,增加了该地区发生直下型地震的危险。  ...

    时间:02-15
  • 江苏55个项目获2011年度国家科技奖

      记者15日从江苏省科技厅了解到,在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项目中,江苏省共有55个通用项目获奖,其中在农业、医疗、交通等民生科技领域共有30个项目获奖,占获奖总数的55%。  据了解,江苏省3...

    时间:02-15
  • 我国科学家在全球首次成功制备八光子薛定谔猫态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微尺度国家实验室教授潘建伟与同事陈宇翱、陆朝阳等人合作,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制备出八光子薛定谔猫态,此举刷新了光子纠缠态制备的世界纪录。  因具备信息传输效率极高和绝对...

    时间:02-15
  • “IPAD”之争引发中国业界高度关注知识产权保护

      “IPAD”商标侵权案近期持续发酵,不仅进入司法程序,还引起市场波动。相关业内人士表示,这场关于“IPAD”商标权的争夺,启示中国企业对知识产权保护需要高度重视。  同济大学知...

    时间:02-15
  • 自修高工创赵氏塔基 京农民首摘国家科技奖

      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刚刚落下帷幕,北京农民首次摘得国家科学技术大奖。北京共有78个项目分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奖项目继续领跑全国。  据北京市科委奖励办公室介绍...

    时间:02-15
  • 苹果首度回应iPad商标纠纷

      唯冠科技和苹果公司关于iPad商标的纠纷昨天有新进展。一向拒绝评论的苹果公司,昨天首次就此事发表声明,称“诉讼仍在进行中”。唯冠方面对此回应称,“奉陪到底”。  苹果称在香港已获支...

    时间:02-15
  • 移动通信容量逼近传输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

      中国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14日在京召开。东南大学“宽带移动通信容量逼近传输技术及产业化应用”项目,因成功解决了新一代宽带移动通信容量逼近传输这一世界性难题而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随...

    时间:02-14
  • 英首次用成人皮肤细胞制造出大脑皮层细胞

      虽然仅有两三毫米的厚度,大脑皮层却通过其表面上百亿个神经细胞实现视觉、听觉信息处理以及情感、决策、抽象思维等高级认知功能。也正因为如此,大脑皮层是人体内最为复杂和重要的神经活动场所。英国科学家的新...

    时间:02-1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