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近日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澳大利亚十二年级学生中只有一半人选择科学课程。事实上,这个问题并非澳大利亚独有,本报记者在近期采访中多次听到各国专家、学者议论“为何科学、技术、工程、数学领域的学生越来越少”——
近日,《澳大利亚人报》报道,根据最新公布的报告《澳大利亚十一和十二年级科学素质与地位》,许多学生在高中阶段就放弃了学习科学课程,而且这个问题还有日益严重之势。报告称,20年前,十二年级的学生10个人里有9个会选择学习科学课程,但是如今已经下降到一半。
诊断
是学生太懒惰,还是课程太无趣
澳大利亚这份报告称,接受调查的学生和教师都认为,只有打算在大学阶段报考相关专业的学生才需要选择科学课程。很多学生认为科学很难,并且经历过挫折。3/4没有选择科学课程的学生认为,科学对澳大利亚的未来很重要,却和自己的日常生活“没什么关系”。
报告称,现在的科学课程内容大多以帮助学生考大学为目的,内容安排得满满当当,几乎没有给学生留下探索和提问的空间。这种装满内容的课程导致科学课采用灌输模式进行教学——其假设是学生什么也不懂,教师的任务是将事实和知识塞进学生的脑袋。
澳大利亚另一项调查显示,73%的学生在科学课上的大部分活动是抄写课堂笔记,65%的人表示几乎从没有机会去探究自己感兴趣的东西。79%的学生表示,课堂教学中,教师总是使用演示法,即便在动手实践环节,也仅仅是依照固定步骤完成。
对于这样的调查结果,澳大利亚一位十二年级化学教师在网上发帖称:“我的首要目标就是帮助学生获得进入理想大学的分数。课程的目的是就业或升学,而不是为了培养快乐却什么都不会的毕业生。其实,现在化学课已经越来越与生活相关联,不过知识就是知识,事实、概念、技能是不能绕过的。现在人们总是抱有幻想,希望用最少的努力最快地获得知识。”
为了获得更好的大学入学成绩,学校甚至建议一些学生不要选择科学课程。一位十二年级学生家长表示,包括自己的女儿在内,全年级只有7个学生选择了物理、化学、数学B和数学C等最高级别的科学课程。“这些课程的成绩和艺术、戏剧、音乐等在大学录取时所占的比重一样,那么谁还愿意下功夫去学高深的课程呢?”这位家长表示,一位美国大学教授告诉她,美国也存在类似的问题。美国只有5%的学生获得工程和科学专业的学位,而中国有35%。
的确,学生对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兴趣的下降和参与的不足,并非澳大利亚所独有,而是许多国家面临的一大难题。
前不久,英国《泰晤士报教育副刊》教师杂志组织专版关注中小学科学教育。报道称:“过去350年里,英国在科学发现和创新方面的成就举世瞩目。时至今日,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对英国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策略,对经济的贡献达到每年680亿英镑。但是现在,英国的国际竞争力正在受到相关专业毕业生及技术工人不足的威胁。”
在卡塔尔举行的世界教育创新峰会(WISE)上,巴西国会议员、前教育部长博瓦克听说本报记者来自中国,就急切地询问起中国科学教育的经验。这种急切事出有因,著名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费曼曾在一本书里批评巴西“根本没有在教科学”。费曼在巴西一所工学院任教时发现了这样的现象:“随便把书翻开,手指到哪一行便读那一行,我都可以证明书里包含的不是科学,而只是生吞活剥地背诵而已……实在看不出在这种一再重复下去的体制中,谁能受到任何教育。大家都努力考试,然后教下一代如何考试,大家什么都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