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在台上说儿歌,妈妈在旁边表演,屏幕上显示的却是小朋友在和卡通小猪互动——湖南金鹰卡通卫视的人体三维扫描成像技术吸引了众多观众上台体验。现场的这种有趣的互动还有很多。多彩的漫画书、神奇的网络体验室、可爱的动漫形象……国家博物馆中一片热闹景象,党的十七大以来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成果展日前在这里举行。
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先进技术的孵化器
“太神奇了!”走过“实时面部捕捉系统”前,不少观众发出如此惊叹。工作人员介绍,这是国家动漫园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独立开发的国内首个可以和肢体捕捉相结合的面部捕捉系统,独特的智能数据修补功能把制作人员从繁重的修补资料的工作中解放出来。
记者从展会上了解到,十七大以来的5年间,中央财政投入2.2亿元,布局建设动漫产业公共技术平台,至今已支持10省(市)13个平台的建设,为企业发展提供创新技术、前沿创意、人才培训、行业交流、应用示范等一系列公共技术支撑服务,为实现动漫产业跨越发展提供技术引领与保障。
作为手机动漫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项目的负责人,拓维信息技术公司副总监向黎生表示,“我们很重视原创技术的研发,获得了国家863计划的支持和国家科技部、工信部、发改委项目的立项”,“2007年,我们还和微软、inter等公司进行合作,现在正和日本的一些机构进行手机漫画创作领域的专利研发、合作、演进。通过技术的引进和平台的建设,我们能够更好地为大家服务,发挥产业引导和孵化的作用。”
宏梦卡通集团董事长贺梦凡说,现在政府对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主要还是集中在平台建设上,作为一家动漫企业,我们更“希望政府能够多建造一些技术创新方面的公共技术平台”,“加大对平台的投入”,以实现“资源共享”,让更多企业受益。他还表示,对于动漫产业来讲,科技创新很重要,可以把平台理解为先进技术的孵化器。
大动漫产业链:先进技术是保障
“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展厅工作人员在向观众解释“大动漫产业链”时说。
2009年,文化部在中国美术馆举办首届动漫艺术大展时,提出了大动漫产业观,具体是指动漫产业不仅仅是电视动画产业,还包括电影、电视、演出、出版、新媒体、衍生产品、主题公园等在内。它是一个产业裢,是涉及到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服务性产业。
近两年,手机、网络等新媒体技术蓬勃发展。据了解,目前我国网民数量超过5亿,手机用户更是已经突破10亿,各种移动客户端不断涌现,这些都深刻影响了我国国民的阅读习惯和消费习惯,也促使中国动漫产业从以“形象”为先导的传统动漫产业向以“科技”为先导的大动漫产业过渡。
向黎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国动漫要想赶上日美,应该在新媒体领域获得突破,使得动漫不仅仅是内容性的产品,也可以是应用性的产品,甚至和更多行业获得融合。以基本内容性的产品为基础,以动漫为元素,和体育、旅游、餐饮、娱乐、教育都可以进行对接、融合、跨界,“这都需要有先进的技术做支持”,“我们一直在从事软件技术的研发”。
记者从展会上了解到,十七大以来,中国动漫已经开始与其它行业加速融合。动漫创意和技术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包括教育、科普、广告、建筑、核电、安全生产、灾害防控、展览展示、国防航天、医药卫生、海洋石油、艺术设计等领域。展会就海洋石油、核电仿真、音乐可视化、设计四个领域的动漫技术应用向观众做了案例展示。
贺梦凡认为,中国动漫在跨界合作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真正大动漫的概念正在出现,和新媒体的跨界合作已是趋势。他表示,新形势下,动漫产业在新媒体领域进行技术创新的愿望很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