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尘从哪里来?风向何处吹?沙尘飘到哪里去?”为了直观地描述沙尘暴的这些物理特性,科研工作者采用多种手段,甚至利用先进的卫星影像来研究沙尘源、动力源、运行路径等沙尘暴的外部因素。
“这种研究对两项大的指标表述得不够深透。”曾经从事过地质研究的郑柏峪指出,“一是沙尘暴夹带物的化学成分及其影响问题,二是沙尘暴夹带物颗粒的大小与沙尘运动的关系问题,这是很大的疏漏。”
“沙尘暴的远距离传输不仅携带大量源头的组分,而且会不断加入途经地区表层土的组分。”北京师范大学大气环境研究中心博士张兴赢说,他利用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对沙尘暴的单个颗粒物进行分析发现,影响北京地区的沙尘暴不仅来源于沙漠地区的沙尘,而且沙尘暴途经的干盐湖、盐渍土也被大风席卷到北京,进而影响北京的大气质量。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研究员郑喜玉在其所著的《中国盐湖志》中提到,我国盐湖的沉积矿物有硫酸盐、硝酸盐、氯化物盐等70种,盐湖卤水中还含有钠、钾、钙、镁、锂以及重金属元素、重放射性元素等60余种化学组分。
有人认为,我国并不存在真正的化学尘暴,而且沙尘暴中带点盐碱没什么大不了。郑柏峪则表示,实际上,有时候北京暴发的沙尘暴是化学尘暴,携带粉尘和盐碱等物质,其中几乎不含沙,可以远距离传输,并对人体造成较大危害。
韩同林认为,现在的沙尘暴往往是一种含盐碱的粉尘。粉尘来自沙尘源区及路经地,盐碱主要来自内蒙古等地的干涸盐湖。它们都具有极小的粒径、很大的表面积、偏小的比重,很低的风速就能将之扬起,因此,其危害性比想象的要大得多。
对此,一些医学专家也给出医学方面的解释:北京暴发沙尘暴期间,上呼吸道感染、接触性皮炎、急性结膜炎等病患者之所以比平日增多二至三成,是因为沙尘中悬浮着大量颗粒物,其中的细微粉尘过多、过密,尤其是PM2.5等微细颗粒,鼻腔难以将其过滤,最容易被吸入呼吸道深处,从而导致相关疾病。
原发地的化学尘暴很可怕
腐蚀性很强,直接危害牧民健康,并且导致草场严重退化、沙化
原发地的化学尘暴什么样?“就像原子弹爆炸一样,杀伤力巨大,真是太可怕了!”郑柏峪介绍,近年来,北京以北几百公里范围内的一些干涸盐湖多次暴发化学尘暴,就连距北京100多公里的张北县安固里诺尔湖,也曾暴发化学尘暴。
2004年5月的一天,郑柏峪和当地蒙古族牧民依德尔到查干诺尔湖种碱蓬(一种耐盐碱灌木)。忽然,依德尔大叫:“那家伙来了!”只见干湖盆中一股白色的烟柱突然腾空而起,像原子弹爆炸一样,不断扩大上升,直冲千米高空。几分钟后,风在湖盆中卷起大片白色烟尘,就像海啸中的浪头,向两人迎面扑来。
“我们很想在现场多拍些照片,可呆了几分钟就呛得不行,赶紧往回跑。”郑柏峪说,化学尘暴有很强的腐蚀性,自己的数码相机拿回去就没法用了。
在查干诺尔地区,化学尘暴形成长达几十公里的扇形污染带,污染带的地面全是“盐碱面”,草上挂满了“盐碱霜”。每年六、七月份降雨后,盐碱进入土壤,对植被造成极大破坏,导致周边几百平方公里的草场严重退化,已经出现大面积沙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