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青海省三江源办公室了解到,经过多年试点,我国在青藏高原退化草场黑土滩治理中获得技术突破,将在今年加大治理力度,首批确定的200万亩黑土滩将得到有效治理。
青海省三江源办公室副主任李晓南说,位于青藏高原腹地的三江源地区生态地位重要,但受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三江源地区有1.5亿亩退化、沙化草地,其中失去生态功能的黑土滩面积达7000多万亩。
从2005年起,在国家专项经费支持下,青海省在三江源核心区域的玉树县、称多县、达日县、久治县、泽库县等五县开展了黑土滩治理试点工作。经过多年研究和试验,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培育成功的新型牧草“青海草地早熟禾”,对于治理三江源区黑土滩效果明显。
李晓南说,恢复三江源区黑土滩的主要措施是围栏补播,即通过选育栽培牧草新品种,有效修复草原植被,提升生态涵养功能。其中,“青海草地早熟禾”是当前治理黑土滩的主要草种。目前管护工作比较到位的称多县、泽库县等试点区人工种植牧草长势较好,并形成了新的草丛结构和植被,达到了项目实施的预期效果。这一技术将在三江源区200万亩黑土滩区域内得到推广,预计年内取得补种成功。(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