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科学探索

诱发冬季极端严寒 北极海冰减少后果很严重?

诱发冬季极端严寒 北极海冰减少后果很严重?

2012-04-18 16:44:41

  另一方面,夏季北极海冰的大范围减少以及秋冬季北极海冰的延迟恢复使得北极存在更多的开阔水,从而将大量的局地水汽从海洋传输给大气。同时,北极的变暖也使得大气可以容纳更多的水汽。

  上述两方面结合在一起,导致近年来东亚、欧洲和北美大部分地区冬季的异常降雪和低温天气。该研究还指出,如果北极海冰继续减少,我们很可能会在冬季经历更多的降雪特别是强降雪和严寒天气。

  对全球气候演变影响至关重要

  当前,国际社会对于北极海冰未来演变趋势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北极海冰减少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未来夏季将出现无冰的北冰洋。另一种观点认为北极海冰消融是阶段性的,是可以恢复的,短期的海冰减少趋势是气候系统自身年代际(或多年代际)的变化造成的。

  中国海洋大学教授赵进平称,北极海冰覆盖在海洋表面,犹如隔热毯铺垫在大气与海水之间,阻隔了大气与大洋之间的能量交换。海冰的反照率高达55%-85%,即使在太阳辐射强烈,极昼时期的夏季,热能还是被海冰反射回去。所以,盛夏季节的北冰洋,依然保持着凉爽。冬季极夜来临的时候,海冰又阻断了热能由海洋向大气的传输,减弱了海水热量的释放,使得北冰洋在寒冷的冬季,仍能保持相对温暖。北冰洋大部分海域被平均约3米厚的冰层所覆盖。根据洋底沉积物年测定表明,这里的海冰已经持续了300万年。

  北极海冰通过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和吸收来影响全球气候。海冰像镜子一样,能将大部分的太阳辐射反回太空,向大气输送的热量只有3至4瓦每平方米,而海水由于其热容量大,能吸收大量的太阳辐射,之后又将热量传输到大气,可以达到300瓦每平方米,相当于海冰的100倍。

  大气变暖以后气压会降低在北极形成一个强大的低压系统,通过低压系统的作用能将能量传递到全球,这样对全球气温上升起到了“火上浇油”的作用,而全球气温上升又加剧了北极海冰的融化,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除此之外,北大西洋地区是驱动全球大洋环流的关键地区,北极特别是北大西洋地区海冰融化将导致该地区淡水补给增加;该地区海水温度的上升和海水盐度的减少,也将对全球海洋环流的运行带来重大影响。一旦全球海洋环流被破坏,就有可能导致像美国电影《后天》中描绘的全球性气候灾害的发生。

  延伸阅读

  挑战北极自然环境

  北极海冰的变化不但影响全球气候,也直接影响北极的自然环境。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所长余兴光此前接受采访时称,北极海冰面积持续显著缩小,使北极自然环境保护面临严峻挑战。

  余兴光举例说,冰藻是许多北极海洋鱼类和浮游生物的主要食物来源,而快速融冰已导致冰藻数量急剧减少。海洋食物网的结构变化,使得北极鳕鱼中的一些种群开始萎缩,对北冰洋沿岸一些国家的渔业经济发展造成了极大影响。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国际科学家小组报告称,北极海冰面积迅速缩小,使得海象和北极熊的生存空间萎缩,而冰层解冻却使得进入北极变得较容易,也更易开发,科学家担心这可能导致北极资源争夺战白热化。(新华网)

  • 相关阅读
  • 秋季北极海冰偏少导致极寒灾害天气

      为什么近年来欧亚大陆冬季冷冬频现?是什么导致了今年包括我国在内的东亚地区极端天气气候灾害?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日前公布的最新研究结果表明:秋季北极海冰偏少是主要“罪魁祸首”。  据中国气象科学...

    时间:04-16
  • 秋季北极海冰异常偏少导致“冷冬”灾害频发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武炳义日前发布的最新研究结果认为,秋季北极海冰异常偏少导致了近年来欧亚大陆“冷冬”频繁出现,加剧了东亚地区极端天气气候灾害的发生,是导致近年来我国冬春季节天气气候...

    时间:04-1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