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谚语说,一时嘴贪,一世肥臀。从字面来看,这是说脂肪容易堆积在腰部、腹部和臀部。英国牛津大学研究人员发现,这个过程其实快得超乎想象,脂肪摄入后三四小时就会堆积在腰腹部。
堆腰部
先前观点认为,体重增加是一个渐进过程。食物中的脂肪经肠道进入血液,供肌肉使用,多余部分缓慢移动,逐渐堆积在腰腹、臀部和腿部。
牛津大学代谢学教授弗雷德里克·卡普率领的研究小组发现,脂肪堆积过程更复杂,而且更迅速。
研究人员让志愿者摄入做好标记的脂肪,以便追踪观察。结果发现,大约一小时后,这些脂肪在肠道内被分解为微小液滴,进入血液循环系统,飞速游走全身,很快遭“逮捕”,储存起来。
英国《每日电讯报》14日援引卡普的话报道:“这个过程非常快,腰部脂肪组织的细胞逮住血液携带的脂肪液滴,吸收并储存起来。”
分时间
研究人员发现,早餐摄入的脂肪只有一小部分被储存在腰腹部,而晚餐摄入的脂肪大约一半被储存。因此,晚餐喜欢饱食一顿的人需要注意,一天中脂肪摄入时间越晚,越容易储存在腰腹部。
研究人员认为,这是因为人体激素水平晚间发生变化,令腰身部位的脂肪更容易“诱捕”血液中的脂肪液滴。譬如,晚餐时摄入30克脂肪,数小时后,腰部会长出两三茶勺肥肉。
不必担心,这只是临时存放。这些脂肪很快经新陈代谢,向肌肉供给能量。不过,卡普提醒说,如果过量进食则是另外一回事,“如果吃得太多,你不会进入这个程序开始调动、消耗这些脂肪,它们会不断累积,你的体重开始增加”。
大危害
先前研究结果显示,腰腹脂肪对健康危害较大,可能影响数年寿命。
“大腹便便”意味着内脏器官上堆积了大量脂肪,可能刺激某种蛋白质或激素释放,引起炎症,从而损伤血管并影响身体分解糖与脂肪,增加罹患II型糖尿病或心脏病的风险。因此,腰围既是内脏脂肪的重要“指示器”,也是某些疾病的“晴雨表”。
牛津布鲁克斯大学客座研究员玛格丽特·阿什韦尔博士上周在欧洲肥胖大会上说,与臀部、大腿部位的脂肪相比,腰部脂肪产生更多有害化学物质,更靠近身体重要器官,对健康危害更大。
大会还公布了一项健康长寿“秘诀”:控制腰围,不要超过身高的一半。(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