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以来,一场声势浩大的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保卫战在全国打响,累计有研究生85.8万人次接受了主题宣讲教育,基本覆盖去年研究生新生。2012年,宣讲教育将在此基础上,向高年级本科生、青年教师、青年科技工作者拓展。
5日,中国科协、教育部、中科院、社科院和工程院五部门联合召开的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工作会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强调,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要做到“双覆盖”,即覆盖所有的教育和科研单位;覆盖所有学生和科研人员,努力实现宣讲教育和制度建设相结合。科技界、教育界要通力协作,把宣讲教育推向深入,打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这场攻坚战和持久战。
“科学道德和良好学风是大学精神的集中体现,是高校立校之本、发展之魂。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要从源头上、从根本、从思想深处抓起,把科学道德、学术规范精神内涵讲清楚,把严谨治学、实事求是的原则讲明白,内化为高校师生的坚定信念和自觉行动。”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说。
中国科协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陈希表示,坚守科学道德、倡导优良学风是科技界、教育界一项长期艰巨任务,思路明确后关键是抓好落实。要大力加强工作协同,教育和监督相结合,真正做到宣讲教育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全覆盖,产生实效,并使这项工作常态化、制度化。
2011年全国各地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工作开局良好。
北京市把宣讲教育活动作为“新生引航工程”重要内容,与课堂教学、学术活动、导师指导、学生党建紧密结合,拓展了活动途径、受到广大研究生的欢迎。
在辽宁省沈阳、大连和锦州,一些高校创建了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示范基地,编写《学术不端行为警示录》供研究生学习。
上海市从全市、大学园区和高校三个层面开展宣讲教育,并尝试建立完善学会会员诚信档案以及对学术不端行为予以记载、跟踪、披露、谴责和惩戒的机制。
“制度化的宣讲教育是很有远见的工作。青年学生不熟悉科研工作,要用具体案例,生动地告诉他们什么是学术不端,进而避免杜撰、篡改、抄袭、剽窃等违反学术规范的行为。”多次参与宣讲的王乃彦院士说。(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