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电子商务发展正如火如荼时,我们发现电子商务并非一片“净土”,在实体门店出现的各种欺诈、黑色交易,正不断延伸到网络交易中,拉响了电子商务诚信的警报。部分电商网站“虚假促销”、“暗中提价”等手段不断刺激着消费者的神经,看来,电子商务要想快速持久健康发展,必须把诚信放在首位了。
淘宝“小二”以身试法,商家、淘宝难逃其咎
近期“淘宝小二”涉嫌受贿一事震惊四座,据媒体报道,一些“店小二”不仅勾结商家删除差评,还涉嫌直接收受商家利益,或者代理公司合伙分成、自己参股公司、从批发市场买假货放在网上卖,“店小二”的胆大妄为、利欲熏心让人看得触目惊心。
目前涉案的“淘宝小二”和网商被警方刑拘或采取强制措施,相关网上店铺被永久关闭,并将永远排除在合作范围之外。虽然“蛀虫”最终得到了应有的惩罚,但电商的诚信之路也已经亮起了黄灯。
利欲之下各种“假”大行其道,当当京东等电商频“中枪”
电商售假的案例也屡见不鲜。据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报道,北京消费者李先生在当当网买了一块EF-543D-1A的卡西欧手表,该手表在买后不久就出现各种问题。卡西欧公司的检验结果显示,李先生购买的那块手表连同央视记者从当当网购买的3块卡西欧手表均为假货。
其实,早在央视曝光当当网销售假卡西欧表前,就有媒体报道有消费者在亚马逊、京东两家国内大型电子购物网站上购买的卡西欧手表均为假货。而卡西欧方面也表示,目前,其在中国授权的网络经销点只有两家,其中并不包括当当、京东与亚马逊。今年3 月,施华洛世奇(上海)贸易有限公司发布声明称,在中国未授权京东商城、卓越亚马逊以及任何网站销售施华洛世奇的产品。为什么知名电商总是出这样的事情?本质上,和电商错误的发展观脱不了干系。如京东一直宣称零利润扩张,以价格取胜,在盈利的压力下,“假货”“假促销”、“假降价”就成了低价的一种手段。当盈利与亏损成为挣扎的焦点,诚信就被商家抛在了脑后。
大举扩张,苏宁易购应谨防信用缺失
近期,苏宁加速“去电器化”进程,苏宁易购大举扩张,与天猫、京东商城与当当网等主流电子商务网站商业模式更为趋同,电商的“开放平台大战”更加白热化。苏宁易购开放平台实行“免年费、免平台使用费、免保证金”的“三免”政策,虽然对供应商极具诱惑,但对于开放平台来说,就不可避免地减少了这一部分收入,在价格战硝烟未落的时期,再加上平台建设投入,苏宁易购在未来实现盈利将面临巨大的挑战,不打价格战,苏宁易购在盈利的压力和挑战下,能否经得起诚信的考验?给消费者良好的购物体验?给消费者一个满意的答卷?
艾瑞咨询集团联合总裁兼首席运营官阮京文曾公开表示,平台化是方向,但不是每个企业都具备平台化的资格,它需要资金、品牌和资源整合能力。做开放平台有风险,其一是商品管理,如果不是核心体系产品,流程、供应商的管理就成为挑战,如果出现产品质量、供应上的问题,就会伤害到客户体验。如果只注意电子商务网站建设、物流配送,在线支付等“硬件”因素,忽略隐藏其后的信用体系构建,那么即使少数的网上欺诈行为也会产生“劣币驱除良币”的效果,使诚信问题成为电子商务发展中的瓶颈。扩张是件好事,但业务扩张之后如何管理制度上跟上,淘宝的腐败事件对于苏宁易购未尝不是很好的前车之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