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的最后一场雨,绵绵地下进了8月。昨天,市气候中心统计,今年7月降雨量比常年同期偏多近9成,刷新了1995年以来的纪录。市气象台预报,今天将进入短暂的休整期,明后两天还有阵雨。
市气象局昨天9时启动四级应急响应。上午城区平均降水量在10至20毫米之间。其中,9时至10时三元桥1小时降雨17.5毫米,达到短时暴雨标准。午后,雨势明显减弱,18时许大部分地区基本云过雨住,天边还露出了几许放晴的光亮。受降雨影响,昨天京城高温只有21℃左右,体感温度偏凉,不少市民都换上了长袖衣衫。尽管昨天只是小到中雨,但从7月30日出现降雨时算起,全市、城区降雨量都已累计达到暴雨级别。
这场雨一口气下了超过36个小时,这在北京是比较少见的。市气象台专家李焕安介绍,此次降水有持续时间长、雨势平稳、雨量相对均匀等特点。主要原因是副热带高压比较稳定,又同时受到南方两个台风的影响,导致天气系统移动缓慢。预计今天降雨结束,天气转为多云,高温上升到27℃,雨后空气清新,适合户外散步。
7月频频降雨,也使得北京的降水量与历史同期相比有了明显突破。市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陈大刚介绍,今年7月全市平均降水量为312.9毫米,比常年偏多近9成,是1995年以来同期雨水最多的一年。其中,7月21日那场大暴雨占据了7月降水量的一半以上。此前,1994年7月的降水量是380毫米。另外,从6月入汛以来,全国、北京的降水量都刷新了1999年以来同期雨量的纪录。
气象部门提醒,8月上旬也是主汛期,有关部门仍要做好地质灾害防范工作,尤其是门头沟、房山及北京东北部等山区。前期持续性降水已使当地土壤含水量接近饱和,土壤受重力影响容易下滑,极端情况下,一场小雨就有可能导致灾害发生。近期山区短时对流性天气多发,前往游玩的市民一定要留意天气情况,做好防护。
市气象台昨日20时发布
北京市降水量分布图
受高空槽和副热带高压外围西南暖湿气流的共同影响,本市7月30日-8月1日出现了一次明显的降水天气。这次过程的主要特点:降水持续时间长,雨势较为平缓,累积降水量大。2012年7月30日14时至8月1日20时,北京地区全市平均降雨63.8毫米,城区平均81.1毫米;最大降雨出现在大兴南各庄157.9毫米。(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