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科学探索

科学家利用黏菌模拟人类历史发展之路

科学家模拟人类历史发展之路

2012-09-29 11:27:35

在亚达马斯基的实验中,黏菌逐渐占领了整个琼脂地球仪,路径似乎在模拟人类历史发展之路。

  北京时间9月29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英国西英格兰大学科学家近日完成了一项有趣而有意义的实验,科学家们在实验中观测到黏菌逐渐占领整个由琼脂做成的地球仪的全过程。实验表明,黏菌尽管只是一种单细胞生物体,但具有最原始的智慧和思考能力,其占领琼脂地球仪的过程恰似在重走人类历史发展之路,覆盖了76%的丝绸之路及部分亚洲高速公路。科学家认为,黏菌不仅仅可以帮助人类规划未来的交通路线或预测全球疾病的漫延轨迹,也有助于人类找到未来发展之路。

  历史告诉我们,人类世界总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一场场战争的爆发和结束,往往伴随着国家的兴衰和朝代的更替。国家的各个城市中心不断发展,不断连接融合,贸易网络不断扩展,首先是在一个国家内,然后遍及全球各大洲。

  黏菌的行为是不是和人类有些类似呢?可不可以利用黏菌来模拟人类的发展轨迹呢?英国西英格兰大学非传统计算中心主任安迪-亚达马斯基做了一个简单而有趣的实验。他选择了单细胞生物体多头绒泡黏菌作为研究对象,这是一种无害的黏菌。在培养阶段,为了寻找食物,它会不断地伸展自己的原形质管,这种管道可以在其体内传输营养和代谢物。

  除了会利用自己的设备后,多头绒泡黏菌还建立起原形质网络,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从周围的食物来源获取营养。亚达马斯基认为,这种能力让它们成为天然的路径计算机器。“这种生物体就像是一种无定形的巨型并行计算机,它可以分布式输入或接收传感信息,分布式处理信息和做出决策,最后完成并行任务。”

  多头绒泡黏菌的这种惊人行为被科学家认为是一种智能的原始形式。日本北海道大学科学家Toshiyuki Nakagaki曾经利用黏菌的智能行为破解了一个迷宫,他仅仅是在迷宫的起点和终点处放置了少量的食物而已。黏菌在迷宫中生长前进,遇到食物后又会从死胡同中收回原形质管。这对于没有大脑的生物来说,这种能力难能可贵。

  亚达马斯基采用了一种完全不同的研究方式。他介绍说,“我在一个地球仪上浇上热琼脂凝胶,冷却后再浇上一层,制造多层琼脂地球仪。然后,再根据地球的实际情形将表层琼脂切割成海洋、大洲、湖泊的形状,然后我再将燕麦片撒在人口最密集城市所处的位置,并将黏菌安置于北京所在的位置。”也就是说,这个地球仪的大洲陆地就是琼脂,而各大都市是由燕麦片制成,黏菌殖民的起始点就是北京。

  科学需要耐心。一周多后,黏菌占领了这个直径为15厘米的地球仪。典型地,黏菌从北京出发,首先覆盖了首尔和东京,然后在不到一天时间内,占领了整个韩国和日本。此后,它又逐渐向香港和河内前进,同时一个短分支又将胡志明市和雅加达连在了一起,偶尔还能够够得上新西兰和澳大利亚。主干稳步地从河内向德里、德黑兰、伊斯坦布尔和伦敦推进。

  最令亚达马斯基惊讶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黏菌在地球仪表面所形成的图案,即黏菌所占领的区域。黏菌重走了76%的丝绸之路及部分亚洲高速公路。亚达马斯基介绍说,“它并不仅仅是采取最短路径。黏菌的行为也会受到各大都市地区的诱惑和大洲形状的影响。”

  • 相关阅读
  • 沙·阿肯:科学家是创新的灵魂

    欣闻希伯来大学副校长沙·阿肯教授受邀将参加11月份在深圳召开的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科技日报记者与其联系,就如何进一步加强两国科技学术交流、推动科技创新发展等主题进行专访。...

    时间:09-28
  • 德科学家发现罕见陨石雕刻佛像

    北京时间9月28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德国斯图加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一尊有着1000年历史的陨石佛像,重10公斤,高大约24厘米。...

    时间:09-28
  • 科学家发现水星异于其他行星

    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表示,水星有着不同于其他太阳系行星的表面结构,它的表面就像一种罕见类型的陨石。...

    时间:09-26
  • 英科学家研究将蛋白质注入精子以改善不育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英国科学家发现,把一种特定蛋白质注入到人类精子中,能帮助不育男性改善生育能力。  据报道,加的夫大学医学院的科学家发现,在受孕过程中,精子会把一种叫做PLC-zeta(PLCz)的重要...

    时间:09-25
  • 科技部首次设立973计划青年科学家专题

      近日,34岁的浙江大学副教授蔡登正在为即将启动的新项目做预算。与普通科研项目不同,这个名为“社交网络信息传播分析与挖掘”的项目有点特别,科研团队只有5人组成,年龄全部35岁以下,经费支持额度为...

    时间:09-21
  • 科学家发现最古老遥远星系

      据澳大利亚《每日电讯报》9月20日报道,欧洲和美国的天文学家日前宣称,他们通过哈勃望远镜找到了迄今发现的最遥远和古老的星系,该星系距离地球有132亿光年。  这个名为MACS 1149-JD的星系是由美国马里兰州约...

    时间:09-20
  • 德科学家称北极冰面今夏最小

      北极的冰面今夏缩小到有纪录以来的最小面积,德国科学家警告,由北极融化带来的世界气候变化已近在眼前。  《镜报》19日报道了多位德国地质气候学家的研究结果。科学家借助卫星在16日测量到,目前北极最大的浮...

    时间:09-20
  • 18位中国科学家新增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记者19日从正在天津举行的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第23届院士大会上获悉,TWAS2012年新增选院士49名,其中包括14名中国大陆的科学家以及4名台湾地区的科学家。  据介绍,TWAS每年增...

    时间:09-20
  • 专访孟立秋:保证科学家从事科研的时间

      重视人才的发现、培养和管理  记者:孟教授,慕尼黑工业大学曾出过2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目前在校的475位教授、5700多名科研人员中,有4位是洪堡教授(是德国拥有洪堡教授数量最多的大学),19位获得了欧洲研究...

    时间:09-19
  • 科学家拟用强子对撞机再现宇宙大爆炸后瞬间

    北京时间9月18日消息,借助于大型强子对撞机,欧洲核子研究组织(以下简称CERN)的科学家让两组不同的粒子进行撞击,试图再现大爆炸后瞬间构成宇宙的“等离子汤”。...

    时间:09-1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