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市民可以随时获知自己所在区县的PM2.5实时监测数据。昨天(28日)上午,北京首批20个空气质量监测子站的PM2.5试运行监测数据,开始通过市环保监测中心的空气质量发布平台(.bjmemc)实时发布。市环保监测中心方面表示,第二批15个站点正在调试阶段,争取在10月底前公布。
各区县至少一个点
近日,市环保监测中心公布了新的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点位分布示意图,首次公布了PM2.5监测站点的具体位置。即将更新的空气质量监测网共35个站点,均带有PM2.5监测设备,其中,用以进行城市空气质量评价的“评价点”有23个,进行交通环境监测的“交通点”有5个,用以研究北京和外省PM2.5传输的“区域点”有5个,此外还有一个研究所用的“对照点”。
9月28日,首批20个站点的PM2.5数据陆续对外公布,全部为“评价点”。
市环保监测中心自动检测室副主任李云婷介绍,首批发布PM2.5数据的这20个“评价点”,以每个区县至少一个站点为原则,可以初步代表全市各区域的空气质量。
据悉,今年9月份,北京开始陆续安装PM2.5设备,目前首批发布数据的20个站点均是最先安装的。
下月其余站点发数据
据北京市环保监测中心负责数据发布的李云婷介绍,其余的子站刚刚装上,还处在调试过程中,需要进行一段时间的观察,监控稳定性、质量保障等一系列因素,等到条件成熟后即发布。
她表示,目前的数据发布依循此前的空气质量实时发布网站,发布的都是实时浓度。明年初,市环保监测中心会推出新的网站平台,除了实时浓度之外,也会增加国家要求的新的空气质量评价指数,届时,公众对于什么浓度对应怎样的空气质量会有更直观的理解。
揭秘 一台设备重约40公斤
昨天(28日),北京最后一台PM2.5设备在海淀北部新区站点安装,至此,北京完成了所有PM2.5监测设备的安装。
昨天上午,环保监测中心的工作车开到了海淀区最西北的北部新区站,车上携带了一台重约40公斤重的PM2.5监测设备。
海淀北部新区是我市原有的空气质量监测站点之一。称为站点,其实是一个类似集装箱的小房子,安置在某度假区附近的绿地上。附近有公园和湿地,几公里之外,有一处巨大的建筑工地。
昨天,市环保监测中心自动监测室副主任魏强忙碌地在监测站爬上爬下,两名工作人员则一人在室外,一人在室内。“集装箱”顶部,安装着采样头,是一个类似小型街灯的设备,其又叫切割头,可以将PM10或PM2.5颗粒物过滤采集。
室外的工作人员将PM2.5采样头立直,安装。三根管子,一根传输采集到颗粒物的气管、一根绿色的辅助管,还有一根传输外部环境感应情况的数据线分别连接到室内,室内的工作人员将之接在PM2.5设备上。
这台PM2.5设备安装完成后,本市所有35个站点的PM2.5设备安装全部完成,接下来,便是各种设备的调试、观察、维护、质量保障等过程,直到数据得以发布。
数据分析 昨日PM2.5几近最低值
数据直接从监测站传到机房再传上网,未人工审核。记者注意到,各站点的数据是从28日上午11时开始陆续公布的。而由于昨日的大风有利于污染物扩散,昨日北京的空气质量比较好,各站点的PM2.5数值都较低。
截至28日下午4时,在已公布的各站点中,西城区万寿西宫和朝阳区奥体中心这两个站点的PM2.5数值最低,也比较稳定。大部分时间都为3微克/立方米,最高时也只有4微克/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