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年来,玉龙雪山的雪线正以每年10米左右的速度上升,冰川在不断消融。”玉龙雪山冰川与环境观测研究站的数据让人忧心忡忡。“发髻线”的不断上升显示出久负盛名的玉龙雪山正遭遇“脱发”危机。
作为北半球纬度最低的雪山之一,玉龙雪山因其壮丽的冰雪美景吸引着海内外游客。10月9日刚从丽江游玩回到昆明的张女士反映,她们这次去玉龙雪山发现山上冰雪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多,乘坐大索道上山走上木栈道后,远远地看过去,山峰被一层薄薄的白色物覆盖,一些地方甚至还长有植物,感觉雪山有些“名不副实”。
长期对玉龙雪山冰川进行观测、研究的玉龙雪山冰川与环境观测研究站站长何元庆的观测数据印证了游客和市民的感受:“玉龙雪山雪线高度由海拔4800米上升至4860米,冰川厚度平均减薄30米左右。冰川呈现出加速退缩的趋势。”
玉龙雪山冰雪减少等现象,一直以来牵动着人们的心。一些人认为,正是由于近年来对于玉龙雪山的旅游开发所致,大量游客上山与冰川近距离“亲近”,会导致冰川冰雪融化。
针对这一说法,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曾经通过实验进行研究得出结论:游客活动释放的热量远小于太阳辐射能量,对冰川退缩的影响微乎其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目前,从事冰川研究的学者专家认为:全球气候变暖是玉龙雪山冰川退缩的根本原因。
冰川专家们认为,由于全球气候正处于变暖的长周期中,因而雪山冰川退缩是不可逆转的大趋势。但根据气候周期变化的自然规律,当冷周期到来时,冰川会“生长发育”,也不用太过悲观,冰川不会在短期内消失。
何元庆说,目前根据气候变暖幅度以及冰川退缩速度预测,至少10年内玉龙雪山的冰川将仍然存在,再久远一些就不好说了,要看今后气候如何变化。著名冰川学家谢自楚则更为乐观:玉龙雪山冰川到本世纪末不会消失,顶多会后退到现有冰川一半的位置。
但专家提醒,社会各界乃至我们每个人都要行动起来,优化改善自己的行为活动,努力减慢而不是加快气候变暖脚步。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特别要重视减少碳排放、养成低碳生活习惯的每一件小事。(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