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科学探索

北极融冰速度远快于预期:10年内或全部消融

北极融冰速度远快于预期:10年内或全部消融

2012-08-20 10:48:03

格陵兰西北部的一座冰川最前缘。这里是受到融冰影响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北京时间8月20日消息,最近一组科学家宣布,他们发现北极地区的冰雪正以比原先我们设想更快的速度消融。欧洲空间局(ESA)的科学家们表示,最新的卫星数据显示在过去一年中,这一地区有超过900立方千米的水冰已经消失。这一数字高出现有估算数值的一倍。这一现象被认为可能是全球变暖和增加的温室气体排放效应引发的。如果这一估算数值被证明是精确的,那么北极地区最终所有的冰雪在10年内都将消失。这将促使人们疯狂涌入北极地区淘金并开展渔业活动。

  塞莫尔·拉克森(Seymour Laxon)博士是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CL)的极地观测和模拟中心科学家,他说:“对我们获取数据的初步分析结果显示,夏季在北极地区出现的冰雪消融速度可能远高于我们原先的设想。”

  科学家们在2010年发射了“低温卫星-2号”(CryoSat-2)这颗卫星专门设计用于监测冰层厚度。在那之前,大部分的研究都还集中在观察冰面的覆盖面积方面。人们还派遣潜艇抵达这一地区观察冰层情况。这些做法有一些收获,他们给出了2004年以来北极地区的冰层厚度变化图。该项研究显示,除了面积上的萎缩之外,这一地区的冰层厚度同样正在出现变薄的现象。

  数据显示在2004年时,北极中部地区的海冰总量约有1.7万立方千米。而根据低温卫星-2号的数据,在今年冬季这一数字是1.4万立方千米。而在2004年夏季,冰雪体积为1.3万立方千米,但现在则是7000立方千米。

  同样来自伦敦大学学院的克里斯·拉普利(Chris Rapley)说:“在低温卫星发射之前,我们已经知道在北极地区的冰雪覆盖率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但是我们对于冰层厚度的了解不够多。如果冰层厚度也出现了下降,那么冰雪的损失率就更高了。”

  本月早些时候,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研究人员们宣称他们注意到格陵兰岛的冰盖在面对全球变暖时显得比原先预计的影响更小。该项研究的论文第一作者柯特·加尔(Kurt Kjaer)在一份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陈述中表示,目前为止对于预言格陵兰冰盖的未来命运还为时过早。来自丹麦,英国和荷兰的科学家们写道,对获取自1985年至1993年期间的航空图像检查发现,在格陵兰岛西北地区的冰盖已经出现了显著的消融。另一次大规模融冰事件发生在2005年至2010年期间。这种起伏性的融冰现象让科学家们感到疑惑,他们开始怀疑全球变暖是否会引发无法抑制的冰雪消融。格陵兰岛上的冰盖如果全部融化,将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7米。

  当谈及这里的冰雪消融情况时,加尔表示:“冰雪消融开始后又突然停止了。这对于我们原有的认识,即冰雪消融一旦开始就会持续并加速,最终导致整个格陵兰冰川融化的想法是一种提示,那样的想法似乎是值得商榷的。”然而,加尔同时也指出,在冰雪消融的间隙,这里的冰盖也没有出现增长的迹象。他说,覆盖格陵兰岛冰盖的卫星数据只能回溯到2000年,而航空图像的覆盖时间也只能再向前推进到15年之前。(新华网)

  • 相关阅读
  • “雪龙”船完成北极东北航道首航

      当地时间2日22时(北京时间3日3时),中国第五次北极科考队乘坐“雪龙”号科考船穿越巴伦支海后抵达北冰洋-大西洋扇区的第一个海洋调查站点,这标志着由中国国家海洋局组织实施的北极东北航道首...

    时间:08-03
  • 第五次北极科考新闻背景:北极圈

      中国第五次北极科学考察队18日乘坐“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穿越北纬66度33分的北极圈,开始实施北冰洋科学考察。  北极圈是指纬度数值为北纬66度33分的一个假想圈,是北寒带与北温带分界...

    时间:07-19
  • 中国首对人工育幼孪生北极熊姐妹挑中“芳名”

      经过为期两周的全国征名,中国运用人工方式抚育成活的第一对孪生姐妹北极熊15日拥有了自己的名字:“晶晶”和“薇薇”。这组名字由北极熊姐妹花自己挑选。据起名者介绍,它是取自“天...

    时间:07-16
  • 冰、火、水、雾、熊:北极科考安全五大考验

      中国第五次北极科学考察队118名队员,已进入白令海进行科考作业。科考队领队、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主任杨惠根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尽管北极之行也许不会碰上南极西风带那样大的风浪,但仍存在种种不可预见因...

    时间:07-16
  • 冰岛“地狱之门”上空现壮美北极光

    北京时间7月12日消息,在一张拍自令人敬畏的冰岛赫克拉火山上空的惊人照片中,天地烧成一片。此时此刻,由大量太阳粒子形成的北极光在熔岩流上方的高空闪耀着异彩。...

    时间:07-12
  • 中国第五次北极科考 展开第一次调查作业

      经过8天航行,“雪龙”号极地科考船于10日下午15时30分抵达白令海阿留申群岛附近海域预定站点,开始了中国第五次北极科考之行首个调查站位的观测与取样。  在强烈温带气旋影响下,白令海波涛...

    时间:07-11
  • “雪龙号”北极科考创三宗“最” 将历时三个月

      昨天,“雪龙号”科考船从青岛奥帆中心码头启程,正式踏上我国第五次北极科考征程。记者从国家海洋局极地办公室获悉,本次科考将历时三个月,总航程逾3万公里,“雪龙号”此行将成为我国北极...

    时间:07-03
  • 中国雪龙号科考船将从青岛出发赴北极考察

      中新社记者26日从在青岛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中国第五次北极科学考察队暨“雪龙号”科学考察船将于7月2日从青岛出发,前往北极执行科学考察任务。  本次北极科学考察队领队由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主...

    时间:06-26
  • 俄空军开始在北极大规模演习 战略轰炸机参演

      据俄新网报道,俄罗斯国防部空军人士弗拉基米尔·杰里亚宾中校19日对记者称,俄罗斯空军约30架飞机参加北冰洋地区的演习,包括战略轰炸机。  2011年7月初俄罗斯国防部长谢尔久科夫宣布,成立两支队伍保护...

    时间:06-20
  • 研究称北极森林扩张或致冻土下二氧化碳释放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6月17日报道,英国埃克塞特大学和谢菲尔德大学的一个科学家团队发现,受到比邻更加温暖气候地区新生树木生长扩张的影响,北极苔原(冻土沼泽带)所储存的碳可能会被释放到大气中,加剧气候变化。...

    时间:06-1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