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科学探索

第五次北极科考新闻背景:北极圈

第五次北极科考新闻背景:北极圈

2012-07-19 11:00:34

  中国第五次北极科学考察队18日乘坐“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穿越北纬66度33分的北极圈,开始实施北冰洋科学考察。

  北极圈是指纬度数值为北纬66度33分的一个假想圈,是北寒带与北温带分界线。北极圈以北区域在夏季会出现极昼,在冬季会出现极夜。通常,北极圈以内区域称为北极地区,由北冰洋以及周边陆地组成,其陆地部分包括格陵兰岛大部、北欧三国部分地区、俄罗斯北部、美国阿拉斯加州北部和加拿大北部地区。

  北冰洋表面大部分终年被海冰覆盖。北冰洋海冰的边界往往随水文气象变化伸缩数百公里,海冰会在风和海流的作用下,聚集并形成巨大的漂浮冰山,与来自格陵兰等岛屿的冰山一起,随海流进入通往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外海。1912年,豪华客轮“泰坦尼克”号首航时就撞上了从北冰洋漂出的冰山而沉没,造成了“冰海沉船”惨剧。(新华网)

  • 相关阅读
  • 冰、火、水、雾、熊:北极科考安全五大考验

      中国第五次北极科学考察队118名队员,已进入白令海进行科考作业。科考队领队、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主任杨惠根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尽管北极之行也许不会碰上南极西风带那样大的风浪,但仍存在种种不可预见因...

    时间:07-16
  • 中国第五次北极科考 展开第一次调查作业

      经过8天航行,“雪龙”号极地科考船于10日下午15时30分抵达白令海阿留申群岛附近海域预定站点,开始了中国第五次北极科考之行首个调查站位的观测与取样。  在强烈温带气旋影响下,白令海波涛...

    时间:07-11
  • 新闻背景:三峡电站大事记

      7月4日,三峡工程最后一台70万千瓦巨型机组正式交付投产。世界最大水电站三峡电站32台机组至此全部投产。  截至7月4日,三峡电站累计发电5648亿千瓦时,为缓解中国用电紧张局面作出了巨大贡献。记...

    时间:07-05
  • 市三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五次主任会议

    7月3日,商洛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召开第五次主任会议。...

    时间:07-04
  • “雪龙号”北极科考创三宗“最” 将历时三个月

      昨天,“雪龙号”科考船从青岛奥帆中心码头启程,正式踏上我国第五次北极科考征程。记者从国家海洋局极地办公室获悉,本次科考将历时三个月,总航程逾3万公里,“雪龙号”此行将成为我国北极...

    时间:07-03
  • “蛟龙”号7000米级海试今第五次下潜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7000米级海试现场指挥部今天透露,“蛟龙”号将于北京时间6月27日5时开展7000米级海试第五次下潜,主要任务是对7000—7100米深度下尚未验证或尚未充分验证的潜水器...

    时间:06-27
  • 新闻背景:世界三大载人航天发射中心

      目前,世界能够发射载人航天器的发射场有3个,分别是中国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俄罗斯租用位于哈萨克斯坦的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和美国的肯尼迪航天中心。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组建于1958年10月,位于内...

    时间:06-14
  • 新闻背景:院士制度的沿革

      院士制度起源于欧洲。20世纪初,随着中西文化交流进程加速,“科学”“科学家”“学会”“科学院”等科学新名词开始出现在中国报刊上。1928年国民党政府成立中央...

    时间:06-11
  • 新闻背景:中国超级计算机发展大事记

      1983年,中国第一台被命名为“银河”的亿次巨型电子计算机在国防科技大学诞生。中国成了继美、日等国之后,能够独立设计和制造巨型机的国家。  1992年,国防科技大学研制出银河-Ⅱ通用并行...

    时间:04-23
  • 新闻背景:“郑和”舰

      “郑和”舰是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艘海军远洋航海训练舰。它以我国明代伟大航海家“郑和”的名字命名,舷号“81”,1987年4月正式服役,至今已航行28万海里。主要承担...

    时间:04-1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