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具有处理器核和其他复杂输入输出接口电路,代码设计完成后如何对芯片进行仿真验证成为一大难题。在芯片研制过程中,团队在长达16个多月里,对芯片进行了充分的验证。通过随机生成指令序列的方式,目前已经通过12万条随机组合单指令、75万组多指令组合的功能验证,实现了指令覆盖率100%。
探月工程一显身手
刘鸿瑾告诉记者,早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航空航天管理局就根据未来航天任务需求,组织多家公司开展了多项有关SoC技术的研究,2011年年底发射的火星探测器中,电子设备的功耗控制单元采用SoC实现了整个系统。
由于系统兼容的需要,实践九号B星控制计算机并没有给SoC2008太大的发挥其运算能力的空间。刘鸿瑾说,SoC2008芯片第一次亮相太空只是第一步。目前该芯片已经开始应用于多个型号的各类电子产品中,其强大的能力将得到充分发挥。
华更新认为,随着航天技术发展,对以星载计算机为代表的空间电子系统的性能、功能、体积、功耗、重量、可靠性及空间环境适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SoC技术给航天器综合电子系统发展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为我国航天器的技术发展和产品更新换代,打下坚实基础。此外它还将在航空、航海、高铁、核电、汽车和工业控制等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