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还是收费?
WLAN用户体验不如有线网络好,收费用户并不买账,如果免费,运营商的成本压力太大,这是两难。
中国移动的地市公司也有一些尝试,比如广东移动已经推出了“3G-MiFi”无线上网卡,有30元每月包300小时等4个基本套餐,相当于使用WLAN网络每分钟不到0.002元。
北京移动确定WLAN标准资费为0.05元/分钟,分别制定了包时长和包流量的套餐,如果是包月套餐,收费标准为30元/月包15小时;50元/月包40小时;100元/月包200小时。但北京移动目前以体验为主,以动感地带11元套餐为例,套餐内每月赠送1200分钟的WLAN上网。
从2012年中国移动上半年的财报来看,承载着PC/手机的互联网数据业务的WLAN,并没有显现出对中国移动无线上网业务收入提升的大力帮助,流量同比激增293.2%,但收入占比增长仅有2.5%。
收入增长乏力,应对之策只能是降低建设和维护成本,设备采购低价低质,造成WLAN用户体验不好,如此一来,形成了恶性循环。
对于WLAN的现状,有中国移动员工也很担忧:“中国移动WLAN本来就不赢利,再加上明年启动4G建设,WLAN为期两年的泡沫即将过去。”
何去何从
“WLAN曾经在开始的一段时间里,总部和各省思路还是比较一致的,后来想插手的人多了,反而没人管了,更不要说统一思想认识了。”有中国移动的员工这样说。
中国移动研究院的内部人士向腾讯科技指出,中国移动的WLAN战略并没有改变,始终在推动。但在四网协同战略的执行层面,各省公司所押的宝各有侧重,有的省份押WLAN,比如山东和山西。有数据显示,河南、山西、山东热点覆盖总数接近集团总数50%。在全国大多数地区,缺乏WiFi热点。也有的省份押TD-LTE,比如浙江省。
“这是战略层面和执行层面的两个不同。”该人士指出。
目前在中国移动各省公司中,WLAN网络规模最大的是山东。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山东移动在全省已经建设80多万个WLAN接入点,热点区域达到4.3万个。
而另一个大省浙江则选择了押宝基于TD-LTE的4G网络。浙江杭州市是最早进行TD-LTE试验网的城市之一,今年3月30日,在B1公交车等地向公众开放TD-LTE体验网络。到今年7月,杭州TD-LTE累计开户用户数已接近2000个,累计当月活跃用户百分比近70%,平均单用户流量达到2.5GB左右。目前,杭州现已基本完成了4G网络的全城覆盖。
4G网络的快速临近无疑对中移动无线城市计划形成了威胁。
今年,中国移动制定了无线城市“五+十+百”的发展目标,即用户总数达到5000万,集中拓展应用的聚合信息总量超过10亿条,新增WLAN AP超过140万个。这一目标能否实现呢?
“个人觉得想搞就能实现,关键是能不能收回成本,并起到分流、提高客户感知的作用。”陆涛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