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生物燃料发展迅猛。所谓生物燃料一般是泛指由生物质组成或萃取的固体、液体或气体燃料。由于利用的是自然界原本就存在的自然生物,生物燃料被认为可以替代化石燃料,成为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方向。
有研究机构预计,到2018年,全球生物燃料(生物乙醇与生物柴油)消费量将达到5110亿升。与此同时,随着油价和粮价的起伏跌宕,生物燃料这两年也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而近日英国《自然·气候变化》月刊刊登的一份研究报告,更是让生物燃料的绿色光环大打折扣。该研究报告称,生物燃料可能加剧空气污染,导致粮食减产,以至有损人类健康。
———— 倍受热捧 ————
生物燃料被认为是绿色能源
煤、石油等传统化石能源是目前全球消耗的最主要能源。一项数据显示,2011年化石能源在全球能源消费中的份额高达87%。随着人类不断开采,化石能源的枯竭不可避免,大部分化石能源本世纪将被开采殆尽。另一方面,化石能源在使用过程中会新增大量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同时产生一些有污染的烟气,从而威胁全球生态。
在这种情况下,近年来各大能源消费国竞相寻求替代石油的新能源。美国和欧洲不约而同地都选择生物燃料乙醇作为主要的替代运输燃料,并制订了雄心勃勃的开发计划。2007年1月,时任美国总统布什在《国情咨文》中宣称,美国计划在今后10年中将其国内的汽油消费量减少20%,其中15%通过使用替代燃料实现,计划到2017年燃料乙醇的年使用量达到1325亿升,是目前年使用量的7倍。2007年3月,欧盟27国出台了新的共同能源政策,计划到2020年实现生物燃料乙醇使用量占车用燃料的10%。作为最早实施生物燃料产业化政策的国家之一,巴西早在2006年已实现40%以上的汽油消费由乙醇汽油取代,成为世界上唯一不供应纯汽油的国家。
作为生物燃料的一种,乙醇的生产原料为玉米、甘蔗等生物源,是可再生能源。其燃烧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和含硫气体较汽油燃烧所产生的要低,其中二氧化碳排放量可降低30%左右。因而,燃料乙醇被称为“绿色能源”或“清洁燃料”。而且,燃料乙醇燃烧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和作为原料的生物源生长所消耗的二氧化碳在数量上基本持平,可减少大气污染及抑制温室效应。
2012年8月,全球行业分析有限公司发布全球生物燃料的全球综合报告。报告称,到2018年,全球生物燃料消费量将达到5110亿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