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微博平台和网络社交,电视媒体是拓展三四线城市的更好工具。”一位互联网分析人士告诉记者,互联网企业此次心照不宣地抱团吸引传统媒体的“粉丝”,一大原因就是想吸引非习惯性互联网用户,并开始从趋近饱和的一二线城市向三四线城市和广大农村的潜在市场布局,从稍显小众的“发烧”级别向“老少皆宜”的大众产品转变。
互联网争夺受众之战日趋激烈,互联网公司不得不另辟蹊径。“网民对技术门儿清,你让他装个浏览器,他比来比去挑毛病;还是固守电视的群体,对单一信息渠道的依赖度高,只要是他认可的平台说好,他多半买账。”央广经济之声评论员王思远如是解释互联网公司投身电视广告的原因。酷讯创始人张海军则认为,2011年时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获取成本还相对较低,而从2012年开始,大家都开始砸钱抢用户,导致用户获取成本大幅上升了5到6倍。各个渠道的用户获取成本都大幅上升,因此互联网企业选择成本高、但有高收视率保障的央视春晚,也便不足为奇了。
“不差钱”也得悠着点
“春节联欢晚会前十分钟的广告是经济晴雨表,看看哪些行业在做广告,便可看出谁在赚钱。这次互联网广告特别多,说明互联网越来越火了!”天使投资人蔡文胜说。创新工场CEO李开复也在微博中提出:“今年互联网企业争相投放电视广告,这证明互联网正走向主流。”
能够在央视春晚和元宵晚会前投放广告,的确是一场激烈而现实的财力大比拼。尽管央视并未公布2013年春晚商业广告的竞拍价格,但业内人士透露,这些互联网企业为了在“黄金档”露脸,需要付出1000万元以上的费用。
在为中国互联网企业的迅速发展叫好的同时,业内人士也提出了对其重金砸电视广告的担忧。“互联网公司需要注意一下自己的市场经费。”李开复提醒说,2000年美国的超级碗比赛,有19家互联网公司打广告,今天这19家中还有11家存活。虽然巨额电视广告费并非一些“广告标王”企业走下坡路的全部原因,但至少是原因之一。不少网友也在微博上表示,互联网企业不仅要烧钱大打广告,更要提升服务和产品质量,这样才能真正为它们赢得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