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发现,地球内核的温度大约比之前测量的高1000摄氏度,从而较好地解释地球如何产生磁场。
一个科学家研究小组在实验室高精度地测量了铁的熔点,之后提取该结果来计算地球内核和外核交界区域的温度,结果显示温度达到6000摄氏度,近似于太阳表面的温度。
这种地球内部物质的温差特征有助于解释地球如何产生磁场。地球的固体内核被一个液体外核包裹着,在外侧又被固体地幔层包裹着,从而在内核和地幔层之间形成1500摄氏度的温差,从而刺激“热量运动”,伴随着地球的旋转产生磁场。
之前测试的地球内核温度并未证实具有如此大的温差,使研究人员迷惑了近二十年。目前,这项最新研究结果发表在4月26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