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土”宣布合并之后的这一年多时间里,视频行业的并购整合一直在默默推进着,昨日又一桩交易尘埃落定,百度宣布3.7亿美金收购PPS视频业务,并入爱奇艺子品牌运营。收购不是1+1,需要整合,从而发挥协同效应,回顾优酷土豆的整合,通过将两个平台广告系统打通,提升土豆广告价值,从而使这场防御性的并购案,创造出可观的商业价值。那么,爱奇艺这一战,协同性高不高,后续能生成多大价值,我们从产品、商业化、竞争几个角度一一来看。
产品
视频客户端的出现和普及甚至要早于在线视频网站,P2P传输技术,解决了恶劣的带宽环境下播放不畅的问题,PPS、PPTV这类直播软件在很长一段时期成为公认的装机必备。随着带宽环境越来越好,在线视频网站逐渐上升为主流,免下载安装、内容品质高、播放流畅,基本已能满足大多数人上网观看视频的需求。当然,软件客户端现在仍然有相当一批忠实的用户群,而且在粘性上要强于视频网站。
爱奇艺和PPS分别专注于网页端和客户端,两种不同的播放体验,导致二者的用户构成差异很大,因此,并购首先帮助爱奇艺在用户覆盖上实现巨大突破。艾瑞IUT数据,2013年3月,爱奇艺与PPS月度用户重合比例为27.31%,4月8日到14日一周的重合度是14.5%;2013年3月,爱奇艺与PPS月度累计用户时长共计超过12亿小时,为第二名的1.22倍。
内容方面,爱奇艺擅长长视频,并且积累了自制节目的经验,PPS则在电视直播、UGC领域相对有经验。PPS上线一年多的“爱频道”目前每天用户上传视频数量大概一万个(每用户每日只能上传一个视频),UGC视频播放量占PPS整体播放量约5-10%。龚宇表示,未来新公司将在长视频、自制、UGC内容一起发力,并认为UGC市场爆发的最大空间将在移动端。新公司联席总裁、PPS创始人张洪禹表示,PPS过去两年购买正版内容的开支很大,和爱奇艺两家的内容采购金额在去年超过十亿人民币。具体到两个品牌内容策略方面的差异,龚宇表示,爱奇艺和PPS更多的是平台不同、用户体验不同,内容上的差异化,至少不是现阶段强调的重点。
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客户端的地位又截然不同了,无论是爱奇艺还是PPS,都要以APP为入口,点播观看视频。爱奇艺和PPS合并后,在移动端的用户覆盖将更为领先,甚至对优酷土豆产生较大压力。目前爱奇艺移动端月度总用户数已经接近2亿。新公司联席总裁、PPS创始人徐伟峰表示,目前移动终端每天使用PPS终端的用户在1300万人;移动端的手机、iPad平均的使用时长在100分钟。但相比较PC端,爱奇艺和PPS在移动端都是以APP形式呈现,用户体验上的差异不大,根据艾瑞数据,PPS、PPTV、优酷土豆、爱奇艺的移动端APP在用户量和使用时间方面排名领先,但相互之间差距并不太大。由于移动端的产品在用户体验上的差异化并不如PC端那么鲜明,未来要在移动端继续保持较高的用户覆盖,仍然需要两个品牌在产品层面不断创新,并根据用户构成的不同,采取差异化的内容策略和推送手段,增强用户粘性。
商业化
游戏联营。首先澄清一点,本次百度3.7亿美金收购的资产当中,仅包括PPS视频业务,游戏联营收入被剥离,所以,不要认为爱奇艺是冲着PPS盈利去的。当然,PPS通过游戏联营将流量变现的商业手段和经验已经较为成熟,合并后的新公司也会慢慢将这方面经验延续下去,龚宇也明确表示,“PPS的前项收入会纳入我们新公司未来自己开拓的业务当中去。”考虑到客户端本身的产品特性以及相对粘性较强,未来承载游戏联营的平台可能仍将主要是PPS。
广告。偏重于媒体定位的爱奇艺,货币化主要依赖品牌广告。和优酷土豆整合的相似之处是,爱奇艺和PPS合并后,广告投放系统后台也要全面打通,未来两个品牌无论PC端、移动端的投放都将在统一的后台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