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科技更好地筑起安全屏障,还需要全社会戒绝浮躁。以地震为例,人类现在还没有能力准确预报,地震暴发后对科学工作者的指责,无疑是社会浮躁的一种表现。科学自有其发展规律,拔苗助长或者超出现实的要求不是科学发展的“正能量”。当前,社会确实有些浮躁,希望大家能相信科学、相信科学家,给他们提供一方宁静的天地。
让科技更好地筑起安全屏障,还需要全社会戒绝投机。汶川地震之后,全社会都声讨豆腐渣建筑;芦山地震之后,全社会又追问,谁该为建筑房屋倒塌负责。下一次地震之后,我们是不是还要追问同样的问题?科学家已经明确指出,雅安是地震高危区,可房屋依然没有加固,科学的逃生技能仍然没有演练,地震科普仍然没有到位,这种认为灾害是小概率事件而轻视的投机思想必须摒弃。
总而言之,灾害防治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任何单一的措施、方法都无法完全达到预期的效果。只有以行政为导向、经济为基础、技术为支撑,全面出击,才能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将风险降至最低,将损失控制在最小程度。
刚刚过去的第五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为“识别灾害风险,掌握减灾技能”。这也再次提醒我们,绝对不应忽视防灾减灾的专业性和科技创新蕴涵的巨大支撑力。只有依靠科技创新,安全屏障才能筑起,老百姓才能安居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