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主动权不可错失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副教授王振凯认为,战略主动权不可错失,谁先开发出成熟的5G技术,谁就能在未来国际5G技术标准的制定中获得有利地位,并在未来产业化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支持。对我国而言,3G技术入手太晚,4G技术与FDD-LTE标准仍有差距,而若要在5G时代争取主动,就必须提前下手,抓紧布局。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无线通信中心副教授王亚峰认为,5G技术标准不能自主或“中国元素”太少,将导致我国在芯片等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上受制于人。从长远来看,未来物联网、云计算、三网融合的发展都离不开移动通讯产业,一步落后,则步步受制于人,将对我国的产业安全和信息安全产生影响。因此在5G的研发方面,我国必须夺取战略主动。
专家认为,尽管5G发展已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但我国在5G技术的研发、推广过程中仍将面临诸多困难。
首先,技术问题仍需加强攻关。王亚峰告诉记者,5G技术与4G技术最直观的区别就是网速的提升,从技术角度讲,实现网速提升只有两种办法,一种是提供更宽的宽带,另一种就是提高单位带宽的传输速率。将现有单位带宽的传输速率提高一两倍并不难,但几十倍、上百倍地提升,则需下大力度攻关。
不仅如此,无线频谱资源不可再生,目前低频段的频谱已经用完,发展5G技术只能使用高频段的频谱资源。而随着频段的升高,信号的传播能力也会变弱,导致基站信号的覆盖能力变差。因此基于高频段发展5G技术,或需建设更多的基站,进而提高成本。除此之外,为应对大数据的冲击,5G技术在现有4G扁平化网络架构的基础上可能还需要进一步调整。
其次,技术领先市场,运营商投资意愿不足。闫小佳认为,技术上先进的未必就是市场上领先的。我国3G网络已经发展3年了,但3G用户刚到2亿。从用户的需求层次来讲,3G、4G的网速已能够满足目前绝大多数人的需求,具有超大流量、超高网速需求的群体只是少数。在现有的市场环境下,1秒钟1G的高网速过于领先,已经在3G、4G技术上投入巨资,尚未收回成本的电信运营商未必愿意继续投巨资进行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