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科学探索

新闻客户端进入深度博弈期

新闻客户端进入深度博弈期

2013-06-07 12:01:30

  移动社交趋势明显

  如今的移动客户端产品,社交化不仅是微博、微信等社交工具的“专利”,也成为其他移动产品获得用户、提升用户黏性的关键。此外,在新闻客户端中整合入SNS资讯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因此,业内有观点认为,背靠微信4亿用户的腾讯新闻客户端拥有更多机会。

  移动互联的商业模式需要建立在用户关系上,无社交属性已经成为移动APP的硬伤。也正因为如此,新浪最近的门户改版强化了微博的重要性,实际上是凸显了用户关系和社交属性;而淘宝近日更新的iOS3.3客户端,也将社交功能(微淘)当作和购物一样的基础功能来体现。

  新闻客户端的竞争日益激烈,而用户体验和用户活跃度将成为最主要的两个发展维度。新闻客户端不仅需要在内容方面精耕细作,推出更具创新和深度的栏目,用户体验方面也需摆脱原来的媒体思维,以互联网产品的思维来打造,这样才能真正打动用户,在未来的竞争者中占据主导优势。

  探索开放平台模式

  根据美国皮尤研究中心的最新报告显示,各个年龄层的人都愿意通过移动终端阅读或观看新闻,不过尤其以男性和拥有大学学历的人参与意识最强,而这类人群则往往对移动APP产品的内容质量更加关注。

  不过,社会化媒体的诞生和用户个性化需求的激增,正在推动新闻客户端往另一个方向发展——内容聚合平台。早在去年,国外的news360等典型的新闻客户端产品就陆续推出了媒体订阅功能。目前,搜狐已经跟进了这种开放平台的模式,据称其新闻客户端已经接入了超过500家的媒体或自媒体。

  颇让人不解的是,在客户端上构建这样一个开放平台并非难事,腾讯、网易为什么没有先行?这里面除了产品的核心定位问题,还有一个猜测就是,“他们并不觉得这个第三方平台功能足以构成杀手级功能,所以不希望过早地强调平台属性,以至于弱化自己内容的卖点。”

  所以,接下来其他几款产品快速接入这种开放平台模式也是可以预见的。不过对于搜狐提出的,希望通过这个第三方平台实现收费的想法,业界则更多的人还是持保留态度。原因正是因为这种平台没有门槛,而且搜狐又不具备绝对的用户优势。

  “拼爹”无处不在

  另一个残酷的事实是,移动互联网也是一个“拼爹”的市场,诞生于四大门户的新闻客户端产品更是不可避免。这种“拼爹”不仅体现在推广资源的获取上,更重要的是产品资源。

  首先就推广资源而言,占最大优势的是背靠近4亿用户的腾讯,每天通过微信中的“腾讯新闻”插件覆盖这些用户,以百分之一的下载用户转化率计算就是三十多万,其规模可想而知,而能获得微信如此核心的资源,也可以看出腾讯新闻客户端在内部的战略地位。而在移动端相对弱势的搜狐、网易、新浪则只能更多的“自食其力”。如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面对搜狐、网易为拉升用户而进行的大规模投放,腾讯略显淡定。

  其次,从国外发展经验来看,作为传统媒体、门户切入移动互联网的入口,新闻客户端产品的发展趋势都是在平台化,这种平台化意味着更大包容度的整合上。例如,国外已经出现非常普遍的一种趋势就是:在新闻客户端中整合入SNS资讯——用户在新闻客户端上就可以看到自己在SNS平台上关注的媒体、自媒体账号上发布的新闻内容。这种模式下,通过新浪微博笼络了国内最多自媒体资源的新浪占据明显的优势,而背靠微信的腾讯则最具潜力。

  新闻客户端为门户网站撕开了一道移动互联网市场的口子,这个口子带来的想象空间正越来越大。

  • 相关阅读
  • 八成用户通过新闻客户端获取奥运资讯

      伦敦奥运会今日落幕。易观国际数据显示,新闻客户端成为用户在移动端获取奥运资讯的首选平台,相比手机网站、微博、手机报等形式,81.3%的用户使用新闻客户端来获取奥运资讯。  在用户主要通过哪个新闻客户端获...

    时间:08-13
  • 网易将向苹果商店投诉腾讯抄袭其新闻客户端

      网易方面昨日透露,将以“抄袭网易新闻客户端”的理由向苹果应用商店投诉腾讯新闻客户端。  网易上周四发表公开声明,“强烈谴责”腾讯公司腾讯新闻iPhone客户端的2.0版本抄袭其旗下重要的...

    时间:04-1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