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科学探索

保健品“魔爪”为何多伸向老年人?

保健品"魔爪"为何多伸向老年人?

2013-07-05 11:41:49

  “花1万元就能买到价值1.5万元的保健品,还可以免费到韩国旅游。”看似“诱人”的产品推销,其中暗藏多少猫腻难以估量,而不少老年人正在被这样的销售机构“洗脑”。

  5月以来,全国开展了打击保健食品“四非”专项行动,记者调查发现,仍有不少保健品销售机构“顶风作案”,“魔爪”直伸老年人。

  老年人成保健品“冤大头”

  今年4月,年过七旬的黄女士被某医疗器械营业部工作人员邀请到南宁银林山庄参加游玩活动。在两天一夜的活动中,她在“专家讲座”和“托儿”的鼓动下,以69800元的价格购买了北京某企业生产的某型号保健治疗屋。不久后,黄女士觉得不对劲,与家人一起向广西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投诉。

  广西消委会认为,该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利用免费游玩、亲情关怀、老年人做“托”等手段,涉嫌消费欺诈。

  保健品非法经营之风日益盛行,自今年5月起,各地开展打击保健食品“四非”专项行动,严厉打击保健品非法生产、经营、添加、宣传行为。但记者调查发现,仍有不少销售机构“顶风作案”,老年人依旧是保健品“非法经营”的重灾区。

  6月22日,记者在一位南宁“益康会员”张女士的带领下,走进“益康百年健康机构6周年庆典联谊活动”现场。早上8点半,会场里已密密麻麻坐满了老人,约有四五百人。整场活动历时3小时,有文艺表演、健康讲座等,最后主推“浪漫韩国风情游”,散场前工作人员向老人发放预约单,“凭此单可免费办理护照”。

  张女士告诉记者,早在半个月前,推销员小陆就已经登门推荐过这趟韩国之旅,“小陆说只要花1万元,就能买到价值1万5千元的保健品,还可以免费到韩国旅游。”张女士说,小陆曾多次到她家里推销保健品,“每次都买些水果来,嘴还特别甜,要认我做干妈。”

  记者发现,有不少老人在现场填写了预约单,工作人员表示会后将上门为老人办理相关手续,旅游时间安排在七八月份。产品的价格、功效如何,消费者很难衡量,出国游其中有何猫腻也难以说清。

  老年保健品销售机构为何“顶风作案”?

  记者了解到,此次打“四非”专项行动已明确将以会议、讲座等形式违法销售保健品的行为列入“非法经营行为”之列。为何这些保健品销售机构仍然堂而皇之举办“讲座”?仍然以多种“新花样”吸引老年人?

  一位曾经多年从事保健品销售的知情者透露,违规企业通常采取“广告+渠道”、会议营销、亲情营销、直销等模式,多条腿走路,化解风险;开展活动的地点通常“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不易被查处。记者暗访发现,老年人听讲座或参加活动,一般须持“邀请函”进入,而邀请函的发放只针对中老年人,年轻人向推销员索取一般会遭到拒绝。

  有业内人士认为,保健品低成本、高利润是致使违规商家铤而走险的重要原因。销售几个疗程的保健食品,动辄收益上万甚至几万元,而一旦被查处,罚金仅几万元,不足以对这些违规企业产生威慑作用。

  此外,监管体制的不完善,也使得不法分子有机可乘。“目前保健品市场还没有建立完善的监管体制,因而很多虚假宣传的企业就抱着‘捞一把就走’的想法在搅乱市场,只要‘民不举,官不究’,他们便安然无恙。”这位知情者认为,我国对保健品的管理体制“重审批,轻监管”,许多违规企业正是钻了监管的“空子”。

  • 相关阅读
  • 乱吃保健品有害无益

      本网讯 (见习记者 张萍)从电视广告到室外海报,各种保健品的宣传充斥着人们的眼球,为了追求美丽、追求健康,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保健品的消费者,那么各类保健品是否真像广告中说的那么神奇,真有说明书中说的那...

    时间:03-18
  • 陕西制定保健品新命名规范 保健品不能称特效

      28日从陕西省食品药监局获悉,近期我省制定了新的《陕西省保健用品命名规范》,要求保健用品命名禁止使用虚假、夸大和绝对化的词语,如“特效”、“高效”、“奇效”、“第&...

    时间:08-29
  • 保健品业内自揭利润链暴利 198元补脑产品成本仅8元

      皇姑区某重点中学门前的一条街上,30米之内分布着成大方圆、海王星辰、新药特药3家药店,加上街口的东北大药房和维康药房,方圆200米范围内集中着5家药店。每家药店几乎都在距离门口不远的显著位置摆放着保健品柜...

    时间:05-07
  • 咸阳一保健品厂被责令召回两种九批次胶囊

      昨天,记者从我省药监部门获悉,省药监局向各地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严防不合格空心胶囊流入保健食品生产企业。本报昨天报道了咸阳一保健品厂使用铬超标胶囊生产两种保健品消息,目前当地药监部门要求该企业即...

    时间:04-28
  • 德研究机构提醒慎用减肥或壮阳类保健品

      德国联邦风险评估研究所4日发表报告说,欧洲一些减肥或壮阳类保健品中可能含有非法药物成分,威胁人体健康,提醒消费者谨慎选择。  风险评估研究所说,一些壮阳类药物常打着保健品的旗号在互联网或成人用品店...

    时间:04-05
  • 保健品店违规出售堕胎药 医生称私自服药有危险

      核心提示  尽管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明确规定,零售药店和私人不能出售处方堕胎药,但受金钱利益的驱使,在大庆市,个别小药店甚至有的夫妻保健品店,在对所售堕胎药仅了解服用方法,其他注意事项一概不知的情况...

    时间:11-14
  • 食品安全办:保健品虚假申报企业将入"黑名单"

      记者今天从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获悉:为切实保障消费者健康安全,该办近日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保健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明确,要严把保健产品审评审批关,对提供虚假申报资料的企业,一律不予批...

    时间:11-07
  • 66%的人认为保健品业滥用孝心绑架消费者

      (中新网)近年来,保健品市场鱼目混珠、夸大宣传等乱象丛生。8月中旬,浙江省工商局抽检发现,3万多盏血燕亚硝酸盐含量超标大约330倍,血燕产品不合格率高达100%。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

    时间:08-31
  • 高考临近不宜盲目进补保健品

      据新华社天津5月30日专电(记者周润健)高考临近,一些标有“增进记忆力、缓解大脑疲劳、补充脑部营养、补充人体所需维生素”的保健品开始热卖,很多家长认为服用这样的保健品可以缓解孩子用脑过度。对此...

    时间:06-01
  • 央视曝光西安问题保健品 药监局连夜检查两企业

      1月12日晚,央视《焦点访谈》报道了标示为我省生产的根治糖尿病的“神药”雪域唐清和苦瓜胰速康。西安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雁塔区食品药监局,连夜对被曝光企业进行了突击检查。  1月12日晚,央...

    时间:01-1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