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科学探索

违禁品不可随意3D打印

违禁品不可随意3D打印

2013-07-10 11:48:27

来源:

  新闻背景

  近日,美国有线电视网络媒体公司HBO电视网给某公司发出一封“叫停”函,要求后者停止销售由3D打印机打印、模仿HBO电视网发行的电视剧《权力的游戏》中的iPhone底座,因为HBO电视网拥有该剧所有角色和在屏幕上显示过的物体的版权。无独有偶,不久前,一家英国游戏公司也给某3D打印机商家发出了停业“命令”,原因是该商家用3D打印机制作了该公司的流行桌面游戏“战锤”中人物的实体模型。

  因为“打印”而受到版权人的“警告”,在知识产权纠纷领域并不多见,然而,随着3D打印技术的兴起,此类“警告”抑或纠纷或许将会不断上演。

  所谓3D打印,是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黏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

  3D打印技术的“克隆”功能确实令人称奇。除了打印各种现有物品的“复制件”外,3D打印还可以根据一些数据或技术参数,生产出符合要求的“产品”。新颖、前卫且功能强大的特点,让3D打印技术吸引了不少商家和客户的目光,甚至有人称之为“将带来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打印技术。但是,当人们沉醉于3D打印机的强大功能、肆意打印的同时,当心可能触碰法律边缘。

  打印世界触碰法律边缘

  “只要有想象力,就能打印整个世界”,部分商家关于3D打印机的销售广告,让人充满遐想。然而在轻松“克隆”物品、带来新鲜感的同时,3D打印技术的负面效应也开始显现。

  首先是利用该技术“制造”产品或者销售该制品的商家,开始不断地收到著作权人、专利权人和注册商标持有者的“警告”,要求其停止打印和销售相关产品的行为。其次,无边界、无节制的打印开始给人们带来恐惧感。据媒体报道,今年5月,美国人科迪·威尔森在得克萨斯州成功试射了世界首支3D打印手枪,该手枪是科迪·威尔森经过一年多时间的研发,利用一台价值8000美元的3D打印机“制造”而成。对于美国而言,利用该技术打印手枪是否合法尚处于争议之中,但对于大多数“禁枪”的国家而言,用3D技术打印具有发射功能的手枪无疑具有“非法性”。

  单就我国而论,《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第3条明确规定“国家严格管制枪支。禁止任何单位或者个人违反法律规定持有、制造(包括变造、装配)、买卖、运输、出租、出借枪支”,第22条规定“禁止制造、销售仿真枪”。与此相应,我国刑法同样规定了“非法制造、买卖、运输枪支、弹药的”,面临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惩罚;情节严重的,处以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所以,当利用3D技术打印而成的枪支具备了一定的“发射性和危害性”,符合法律中的认定标准之时,必将触犯到我国的法律。

  并非所有物品都可打印

  伴随着3D打印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其打印功能日益强大。在汽车工业中,设计师在设计新的零部件时,已经习惯使用3D打印技术来快速制作模型;部分医疗设备公司也在尝试使用这项技术制造完整的假肢,新的假肢比传统方式制造的更便宜,甚至可以机洗。在文物保护、电影制作等领域,3D打印技术也在发挥着重要作用。不可否认,3D打印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方便,然而也应当看到,这把“双刃剑”的另一面也可能随时给社会造成“创伤”。

  从法律的角度而言,并非所有的物品都可以被3D打印,首先是违禁品不可随意打印。所谓违禁品,一般是指“国家规定限制或禁止生产、购买、运输、持有的枪支弹药、爆炸物品、剧毒化学品、窃听窃照专用器材、毒品、迷药、管制刀具等物品”,上述物品有的为国家明令禁止生产销售,有的其生产、销售需依照法律规定履行相当严格的审批手续。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上述物品具有着严重的社会危险性,如果肆意生产,必将对社会秩序造成严重的危害。故而,对于3D打印而言,如果其“生产”出的是具备正当用途和相关授权的“模型”,并不具备社会危害性,但如果利用该技术打印出国家限制或禁止生产的“违禁品”,具备高度仿真功用时,则已经触犯到法律的禁止性规定。

  • 相关阅读
  • 英研制新型导电塑料复合材料助推3D打印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11月22日(北京时间)报道,英国华威大学的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简单廉价的新型导电塑料复合材料,未来会让人们在家中按照自己的设计意愿打印出称心如意的个人电子产品,以减少产生不必要的电子废...

    时间:11-2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