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深通信行业分析师马继华认为,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的移动通信用户将呈现 2G、3G、4G共存的局面。
4G之路
十年到五年的差距
3G牌照的发放,中国与欧美的差距是十年,而到了4G时代,这一差距成了五年。
1999年3月,芬兰发放了全球第一张3G许可证,而十年后的2009年,中国工信部才给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三家运营商发放了3G牌照。而在这十年之间,全球已经有近50个国家建成了自己的3G网络。而就在这一年的年末,运营商TeliaSonera在瑞典和挪威建成了全球最早的4G网络。在此之后的近五年内,又有约50个国家和地区建成了商用的4G网络。
这种鸿沟般的时间差距也是业界焦急于4G牌照发放时间点的重要原因,很多人担心,如果再不加速发牌进程,我国的电信产业还要跟在别人后面跑很久。
自主标准走出国门
虽然我国自己的TD-LTE网络还没有正式商用,但这个自主4G国际标准已经改变了3G标准TD-SCDMA未能走出国门的尴尬局面,成功进入多个国家和地区。根据中国移动提供的最新数据,截至2013年5月,全球范围内已有沙特运营商Mobily、沙特电信公司(STC)、日本运营商Softbank等十几家运营商共开通了17个商用TD-LTE服务。截至2013年4月,全球TD-LTE用户已近300万。
尽管TD-LTE与国际上更为主流的LTEFDD标准相比,网络速率还略有差距,但北京邮电大学的曾剑秋教授向记者介绍,采用时分双工技术的TD-LTE标准,从技术原理上对于频谱资源的利用更为充分,更加适合人口密度上,频谱资源紧张的国家和地区采用,这也就是为什么日本作为一个科技更为发达的国家,也会采用TD-LTE的4G网络;另外,虽然在欧美这样人口密度相对较小的地区,LTEFDD更有优势,但任何地方频谱资源都是有限的,从长期来看,TD-LTE在这些地区也很有用武之地。
4G之争
反对声音:
4G牌照在年内发放,自然有举双手拥护者,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属中国移动。相反,3G竞争优势在握的联通和电信,不希望太早进入到4G时代。中国联通董事长常小兵在今年早些时候曾经公开表示,年内发放4G牌照为时过早。
实际上,认为今年发放4G牌照过早的人并非寥寥。他们认为,我国从2009年才开始建设3G网络,至今不到5年的时间,而3G建设的累计投资已经超过了4000亿元,如此庞大的投资如今还未能收回,马上就要启动的4G网络建设又意味着巨大的投入,这无疑会让运营商颇感吃力,而且也会造成投资上的重复和浪费。
另外,虽然经过4年多的建设,但目前我国的3G网络尚未形成非常完善的覆盖,网络的稳定性还不及2G网络。因此,认为4G上马操之过急的人看来,与其立刻建设4G网络,还不如先优化升级好3G网络,尽量把3G网络的潜力发挥出来。
4G格局
国内竞争或更复杂
在国家正式发牌之前,谁也不敢断言国内三家运营商在4G上的竞争格局是什么样。
对于中国移动来说,TD-LTE自然是毫无悬念的选择,可以说,TD-LTE的发展重任,依然被压在了中国移动的肩上;不过,与3G时代中国移动在TD制式上的单兵战斗不同,4G时代,三家运营商很可能都要为TD-LTE的发展出力。目前,一种较为公认的看法是,TD-LTE将成为三家运营商的必选牌照。
不过,从技术角度上,联通的WCDMA3G网络自然演进的4G标准是LTEFDD,而电信的CDMA网络演进到TD-LTE也并非易事,因此这两家运营商基本确定会同时申请LTEFDD牌照,与TD-LTE形成融合组网,甚至对于LTEFDD的倚重会更多。实际上,现在留给外界最大的一个悬念是中国移动,究竟是专注于TD-LTE网络,还是也会申请LTEFDD牌照,从而让4G的竞争更加的复杂和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