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我国各地相继迎来高温天气,中央气象台一度发出高温蓝色预警。联合国气候研究人员称,自19世纪70年代全球气候变暖以来,越来越多的城市创下历史高温纪录。同时,洪涝、干旱、暴雨、暴雪和极端高温等极端天气也接踵而至。气候变化早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全球变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一个难题,它不仅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很大变化,同时也威胁着地球的未来。因此,科学家们一直致力于研究各种各样的变暖解决方案和应对措施,其中一些可谓怪招迭起。
怪招一 抹“防晒霜”为地球降温
地动山摇,汹涌的熔岩,遮天蔽日的烟尘,刺鼻的硫磺味……这如同末日来临一般的场景是人们想象中火山爆发时的样子。没人愿意遭遇一场火山爆发。但是,火山爆发让烟尘遍布天空,也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可以给地球降温。
1991年,菲律宾皮纳图博火山大规模爆发,共造成2000万吨二氧化硫进入地球的平流层,之后这些化学物质在平流层形成了一层硫酸层,导致随后几年时间里地球平均气温下降了0.5摄氏度。
基于这个事实,科学家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模拟一场火山爆发。但是考虑到硫酸会降解臭氧层,降落地表之后有可能会引发干旱,并且其本身就对人体有害,因而他们选择了使用二氧化钛。二氧化钛目前广泛用于生产防晒霜,无毒性,对人体无害,能够有效反射太阳光,并且其性质稳定,具有良好的遮盖能力。
科学家计划将一个巨大的软管系绑在有英国温布利体育场那样大的氦气球上,然后气球会飘到平流层,在它向空中上升的同时,巨大的拉力可以从软管中抽出数吨的二氧化钛粒子,气球将这些粒子带到平流层后进行释放,一旦二氧化钛均匀分布在地球平流层之后,就能够有效反射太阳光,从而达到为地球降温的目的。这么做能够有效抵消因全球变暖而导致的各种不利气候因素。
该项目负责人、化学工程学家彼得·戴维森介绍说,只需要往地球平流层运送300万吨二氧化钛,就能够在地球平流层形成一层厚度为1毫米的保护层,而它足够抵消两倍当前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所导致的温室效应。
然而戴维森也表示,要想实现将二氧化钛安全送入地球平流层,可能还需要几十年的时间。在大规模实施这项工程之前还需要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和评估,以便确保安全。
怪招二 让建筑反光降低热岛效应
全球变暖首当其冲的是人口密度大的城市地区,这是因为城市热岛效应(指城市气温比郊区气温高的现象)会给气温火上浇油。
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科学家西斯·奥尼逊对城市地区能否抵御全球变暖表示担忧。他认为城市的柏油路、沥青屋顶以及其他多种深色表面,都对城市散热极为不利。各种因素汇集在一起,让城市温度比农村地区平均高出1至3摄氏度。“白色物体会减少吸热,刷白屋顶意味着房间温度更低。”奥尼逊说,“将屋顶甚至道路大面积涂成白色可以有效降低环境温度,对降低城市温度效果尤佳。”
其实这个“满城尽是白屋顶”的想法最初是由美国加州能源委员会成员、物理学家阿特·卢森菲尔德提出的。卢森菲尔德曾推动加州制定了严格的建筑新规则。自2005年以来,加州就要求所有商业建筑的屋顶平台刷成白色;后来,所有民房和斜屋顶也被要求刷成冷色调。卢森菲尔德和两名同事经过推算,得出结论:改变世界100座最大城市屋顶的颜色,将相当于减少440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这一数字与全球二氧化碳未来10年预计增加的排放总量大致相当。
无独有偶,希腊科学家也在打屋顶和道路的主意。希腊雅典大学物理学家马特·桑塔瑞斯说,对于高温而言,现成的控温手段空调也难辞其咎。我们不能继续依赖空调,它不仅助推了城市热岛效应,还增加了能源消耗。在夏季,当雅典的居民开始用空调之后,能源消耗量通常都会翻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