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独掌大权,业内人士也普遍认为家电行业最短暂高管周少强被踢出局可能和董明珠做局有关系,当然这样的说法无法得到验证。月底的新一届董事会会议周少强因遭到机构、中小股东的反对落马。
之后格力集团董事长、格力电器董事长、总裁均由董明珠一人担任。梁振鹏认为,这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不符合上市公司的规范。一般情况下,董事长做公司战略决策,总裁执行决策,现在格力董事长和总裁一人担任,加大了决策风险,缺乏监管。
强势铁娘子营销驱动格力
董明珠不懂技术,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销售奇才,她深谙市场营销的门道,并一度着迷于营销神奇。查阅董明珠2010年以前的报道可以发现,她在公开媒体上的言论,几乎是千篇一律的大谈营销之道,推崇营销之术。
在家电行业,企业最忌讳靠营销驱动。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陆刃波指出,这样的发展模式其实是企业频繁出现技术瓶颈的根本原因。因为制造行业真正卓越的公司的未来一定是靠产品去提升的,而不是靠营销提升。若一个企业奉行营销驱动理念,会在产品技术的获取上奉行拿来主义,要么直接拿对手的专利为我所用,要么狠挖墙脚,通过高薪把对手的核心技术骨干纳入麾下。
意识到了这一点,最近频频曝光于媒体的董明珠,则开始在公开场合大谈技术。不过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营销是董明珠的强项,董明珠操盘后,格力会以技术驱动为幌子,大肆开展产品营销。
技术派和营销人的最大差别是前者不急不躁,后者更急于实现目标,董明珠全盘接管格力后,就在各种场合提出“未来五年,格力的销售收入将达到2000 亿元”。这意味着,从2013年开始,格力每年收入将增加200亿元。梁振鹏认为,格力靠单品类很难维持如此高速的成长,拓展海外市场是当前重中之重,不过格力在 海外市场的拓展上明显表现得心浮气躁。
上个月底,格力在美国因为破坏商业规则被诉。梁振鹏认为,董明珠带领的格力团队在海外市场仍然延续中国市场的强势做法,野蛮破坏国际商业规则,严重损害了合作方的利益,长此以往会丧失国际市场的口碑,对未来在海外市场开疆拓土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