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被业界称为DSP行业的元年。国内数字营销领域DSP平台(需求方平台)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兴起,腾讯、百度、淘宝也推出了广告交易平台。7月26日,由DCCI主办的“Adworld2013*夏互动营销世界”峰会在北京举办。此次峰会以“感营销:感觉-感知-传感-交感”为主题,为处在不断创新变革中的互联网营销发掘新视角、注入新活力。主办方首次在大会开幕主论坛重点关注DSP行业话题,并就DSP营销现状与趋势发起重点讨论。作为中国最大的多屏整合数字广告平台,易传媒受到主办方DCCI特别邀请,在会上分享了对于DSP行业的观点。
峰会期间,易传媒CEO闫方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广告资源的程序化购买已经成为一个相当强的国际化趋势。目前,CPD(按天收费Cost per day)模式的市场份额已经降至50%。预计三年后,CPD模式的份额将降至1/3,而与之相伴的是非CPD模式(CPM、CPC、CPA、CPS等)的份额将占2/3。其中,以DSP为代表的程序化购买模式的市场份额将占到25%。所谓DSP就是一个程序化的购买工具,或者说购买平台。它把媒体资源通过技术方式进行整合,能够让广告主方便的程序化购买。包括RTB,但不仅仅是RTB。程序化购买的基石有两个,第一是大量开放的媒体资源;第二是活的大数据的支撑。闫方军预测,到2016年,程序化购买总量将占到25%,其中以RTB方式的DSP购买占10%,以GPB(Guaranteed Premium Buying,优质保证购买)方式的DSP购买占15%。
闫方军表示,易传媒已经建立了需求方平台DSP、供应方平台SSP和数据管理平台DMP三大广告平台。截止2013年第一季度,易传媒的大型广告主数量达到了1500家。
独立DSP是指至搭建需求方平台的DSP平台企业,而嵌入式DSP则是指在包括SSP平台(供应方平台)、AdExchange、DSP平台组成的产业链条。闫方军强调,构建以技术和数据为核心的程序化售卖和购买平台是数字广告的发展趋势,但是他并不看好独立DSP的发展前景。由于独立DSP没有自己的SSP(供应方平台),只能通过RTB方式购买AdExchange上的媒体资源。并不能完全满足品牌广告主的需求。在未来,嵌入式DSP将扮演主要角色,独立DSP的生存将面临巨大挑战。
易传媒于2007年初创立于美国硅谷,定位于一家整合数字广告平台。通过大量的广告投放经验和数据累积,实现了供应端到需求端的整合数字广告大平台。
始创于2003年的Adworld营销盛典至今已走过了11个年头,并成功举办过15届,成为大中华区互动营销领域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开放性交流平台。本届“Adworld2013*夏”是继年初“Adworld2013”之后的又一业界盛宴,嘉宾云集,会议将开放互动的2.0架构加以深化,通过开设主会场、专项分会场和“Who联网沙龙”的形式聚焦行业前沿智慧,探求新形势下的网络营销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