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科学探索

艾滋病毒感染人体细胞机制获得重大发现

艾滋病毒感染人体细胞机制获得重大发现

2013-09-13 11:22:34

  12日,美国《科学》杂志—美国科学促进会在沪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该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性进展——由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和美国Scripps研究所的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团队,成功解析了CCR5蛋白质分子的高分辨率三维结构,并据此解释了抗艾滋病毒感染的药物马拉维若是如何作用于该受体分子进而阻断病毒入侵的分子机制,相关成果发表在当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

  该项研究的负责人、论文的唯一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吴蓓丽告诉记者:“这些结构信息将帮助我们更加准确地理解艾滋病毒感染细胞的机制,并有助于研发出更为有效的抗艾滋病毒感染的新型药物。”据悉,CCR5受体是新型抗艾滋病毒药物研发中最受关注的靶点之一,目前已有少量此类抑制剂被研制成功,但苦于缺少可用于精确药物设计的CCR5受体分子的高分辨率结构,其作用机制仍无法明确阐明。2010年,吴蓓丽研究测定了CXCR4的晶体结构,成果发表在当年的《科学》杂志上。在此基础上,吴蓓丽率领团队成功解析了CCR5的三维结构,揭示了马拉维若与抗艾滋病毒药物靶点CCR5的相互作用模式。研究还发现,大多数种类的艾滋病毒在侵染人体细胞初期以CCR5为共受体,经过一段时间后,病毒共受体转化为CXCR4,加剧了病毒在人体内的进一步扩散。艾滋病毒对于共受体的选择性可能是由两种共受体的结构在形状和电荷分布等方面的细微差异造成的,这些特点对于抗艾滋病毒的药物研发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上海药物研究所业已组织团队联合攻关,根据解析的CCR5结构开展药物设计,已获得抗病毒活性更好的化合物。

  • 相关阅读
  • 英国将向艾滋病毒携带者开放医护岗位

      英国卫生部15日宣布将取消一项禁令,使艾滋病病毒(HIV)携带者有机会重返医护工作岗位。卫生部说,随着治疗手段的进步,全社会对这一人群的看法应有所转变。  英国卫生部当天发布公报说,过去30年,人类抗击艾滋...

    时间:08-16
  • 美国科学家称艾滋病毒至少已经存在五百万年

      据台湾“中广新闻网”28日报道,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艾滋病毒在史前就已经存在,这颠覆了人们认为艾滋病到20世纪才出现的认知。  华盛顿大学的研究团队对黑猩猩、红猩猩、大猩猩及狝猴身上的HIV病毒...

    时间:01-29
  • 艾滋病毒感染者西安街头请人喝茶 2小时40人接受

      希望  “用这种方式告诉大家,和艾滋病病毒携带者一起就餐喝水,不会被感染。”  收获  2小时内有40多位路人用行动支持他,年轻人居多。  感慨  “患病的18年里,我感受到了社会从最开...

    时间:11-30
  • 武汉大学科研人员发现抗艾滋病毒感染的新细胞

      记者12日从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获悉,该院年轻教授侯炜和武汉大学动物实验中心科研人员合作的一项科研成果发表在8月份美国著名国际学术刊物《淋巴细胞生物学》杂志上。这项研究发现,一种名为“表达CD5...

    时间:09-13
  • 移除胆固醇可阻止艾滋病毒破坏免疫系统

      一国际研究小组近日称,他们找到了一种阻止艾滋病病毒破坏免疫系统的方法,通过移除艾滋病病毒外膜中的胆固醇,即可有效阻止病毒对人体免疫系统的损害。这一发表在最新一期《血液》杂志上的研究成果对开发艾滋病...

    时间:09-22
  • 艾滋病毒携带者烧伤求医 专家会诊称暂不需转院

      “谁来拯救这段真爱”最新进展:  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昨偕两名专家赴英德  专家会诊称暂不需转院  20日上午,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带领两名省级专家赶赴英德市人民医院病房,对艾滋病阳性烧...

    时间:09-2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