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新媒体环境中的教育问题进行讨论时,应当注意,这并不仅仅是一个单一的问题,而应当与社会发展进程、与人们的思想变化过程相适应。孩子的成长过程从另一个角度看也是家长的教育过程,二者应当是共生的,也是持续的。“现在有很多家长由于不自信,将对孩子的希望不是寄托在某些被认为是最好的技术上,就是寄托在某个所谓的名校或者名教师上,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误区。其实不论传统的名师还是新出现的新媒体设备,都只能在某一个方面给予帮助,这些帮助如果和家庭的指导、社会的影响不匹配,而是非常突兀地占绝对优势,对孩子的教育也会出问题。”对此,程方平表示。
与此相反的,当下,也存在部分家长因为害怕互联网上的信息纷繁庞杂,而严格把控和筛选孩子所能涉及的信息。针对这种一味回避的态度,程方平认为:“既然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中,一味堵也是没有必要的。如果过于强调或者压抑,倒反而会引起孩子相反的兴趣,结果适得其反。所以引导工作一定要适度。”
过于依赖或者单纯排斥,都不是最好的选择。与新媒体本身具有的优缺点一样,对于广大家长来说,重要的也许不是如何去评价它,而是如何正确使用它。程方平强调:“既然新媒体很多时候符合孩子的喜好,可以适当地玩电子设备,但是我一直主张,不论是家长还是应用程序开发者,都应当从外部督促和内部内容上引导孩子,最好的效果是让孩子在新媒体中不但获取知识,同时也从新媒体提供的新奇内容中产生放下手机、电脑,深入生活本身去挖掘、去体验和去思考的欲望。这里面的辩证法应当把握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