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路由器
创业经: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普及,对于无线网络的需求开始出现爆发式的增长,路由器也渐渐进入了许多人的生活中。然而,这么一个听起来冷冰冰的东西,似乎不如手机一样充满想象力和丰富应用空间的上网设备,能为创业者开拓一片新蓝海吗?
“如果把传统路由器比作功能手机,智能路由器就是智能手机。虽然全国的骨干网络越铺越宽,但是就像马路越修越宽却仍然有交通拥堵一样,智能路由器不再是简单、生硬的信号转化器,而是结合用户体验进行疏导‘交通’,实现数据‘邮局’速度向数据‘快递’速度的转变。”
2011年起,以2次自己和爱人对上网不便的抱怨而产生的需求为契机,王楚云和团队开始研发“让小白用户享受极客乐趣”的极路由,摒弃传统做硬件的思维,用互联网平台的思路来打造路由器。如今,34岁的王楚云和他带领的团队已经在一年的时间内从10几人壮大到了50余人,他们的极路由智能路由器不但赢得了上千万美元的A轮融资,更打开了智能路由器的大门,吸引了360、小米等大公司也开始在这个领域跃跃欲试。
无须在电脑上任何复杂的设置,仅仅通过一台路由器,用智能手机遥控操作,就能一键实现上网加速、视频广告过滤、智能限速等,这就是所谓的智能路由器。“如果将原来的路由器比作诺基亚板砖机的话,那么智能路由器就是iPhone。”极路由创始人王楚云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因为除了提供基础的网络连接功能外,极路由还可以提供各种定制化的上网需求。
一次“DIY”萌生创业灵感
2011年,从事互联网微博营销创业的王楚云面临一个让他十分苦恼的问题:办公大楼统一接入的光纤网网速慢得可怜,经常卡壳,每年的网费却高达2万多元。
创业期的王楚云能省则省,他开始四处琢磨要找出一个法子,让网络提速同时还能省钱。
外接天线把楼下咖啡厅不时“飘”进来的免费Wi-Fi信号加强,找能绕过大厦物业私下接“非官方”宽带的朋友帮忙……考虑了各式各样法子但都觉得“不靠谱”后,学计算机专业出身的王楚云倔劲上来了——他决定自己动手,做一款能在现有网络条件下,让上网体验提速的路由器。
由于外出移动办公需要,王楚云当时的团队有三张可以插在笔记本电脑上使用的无线网卡。虽然一张无线网卡每月只需要近百元上网费、号称的上网速率相当于写字楼每月1800元网费的,但是单家运营商的无线网卡网速极为不稳定,所以往往只能救急在外办公时使用。
之后的一周,利用休息时间把一个普通的路由器拆了又装,一通鼓捣后,他成功把移动、电信和联通三家运营商的无线网卡SIM卡“合三为一”集中到了一台路由器上,再用技术手段对三方的信号进行带宽聚合和分配,与单家运营商的一张上网卡相比,网速一下能提速十多倍。虽然这个“DIY”的兴趣产品要想市场化不太现实,却激发了他做智能路由器的灵感。
随后,王楚云拿着手工攒出的DIY路由器兴奋地给朋友、现成为极路由联合创始人的李凯演示一番后,俩人当即作出了一个决定——做一款让“小白”用户也能轻松使用的智能路由器。
核心功能遭“灭顶”激发转型
新的创业目标,清晰地伫立在王楚云眼前。但既然是智能路由器,除了网络更快更稳定,他们还需要开发出一些能吸引特定用户群的核心智能功能,作为开拓市场的“杀手锏”。
这一次,生活细节再次给了他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