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科学探索

高新盛的互联网金融是非题

高新盛的互联网金融是非题

2014-04-14 16:16:16

来源:商界

由传统行业介入互联网金融并不稀奇,中国企业擅长的往往就是追逐利润与流行。但高新盛的里子还有第二层:只做实业。

高新盛总经理聂鹤辉把高新盛定位为“产业链第一金融服务商”,称专做实体经济产业链投融资服务,要做“将专注实体经济发挥到极致”。

产业链第一金融服务商这个名词听起来很拗口,其实仔细梳理并不奇怪,就是只关注实体经济这一个垂直领域,把庞大的贷款人群体缩小,只针对实体经济进行服务。所以,这种模式也有另一个称呼:双实体商业模式,即平台依托实体建立,关注对象也是实体。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实体经济在中国就处于一种尴尬的地位。大家都明白实体经济的重要性,但大家都不愿意投资实体。资本市场的一夜暴富神话让无数企业向往不已,媒体不断爆炒的中国首富往往都是资本市场催生出来的,在股市最热火的时候,一些实体企业甚至把流动资金抽出来投入股市,资本学校一度成为企业领导人最热衷的补课圣地。以致于《商界》杂志特别推出一期封面策划《实业之死》。

既然大家都不愿意介入实业,高新盛为何进行勇敢一跳?

高新盛发起人和最大投资商方远平

企业家口里的实业精神和实业价值观往往并不被人认同,尽管也许会有一部分事实。对高新盛而言,有一组数据可以说明这种独特定位的真相:

高新盛平台上线不到半年,年交易额增长超过300%,投资人年回报均超过 20%,拥有数万活跃投资会员,投融资对接金额超过1亿元。

由此梳理,高新盛的双实体商业模式应该是基于以下几个思考原点:

1. 互联网金融的基础是信任,越是复杂空虚的模式越难让人信任。双实体商业模式更能让投资者(既包括高新盛股东也包括网贷投资者)产生信任,从而赢得商业模式的第一个胜负点“投资冲动”;

2. 资本玩家更清楚资本的高收益高风险,对众筹投资模式而言,风险太高,其实就意味着平均收益率偏低。投资实体看似收益不高,但平均收益高其实是最高的。这是赢得第二个胜负点“投资收益”的原因;

3. 实体经济的低风险造就第三个胜负点:持续收益,而且是越来越高的持续收益。

4. 第四个胜负点是关于小微企业。众所周知,小微企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是中国经济永远的痛,有无数优秀的小微企业因为资金问题而胎死腹中,小微企业对资金的渴求是最旺盛的。

在采访中,聂鹤辉明确表示,高新盛绝不投资股票、艺术品购买等,对每一个中小微企业要求其必须是实业,要求有厂房,有机器,有债权三个保障。

“我们会实地走访考察,资金链、财务报表等诸多敏感信息会重点考核。”聂鹤辉告诉记者,考察结束后,会对每一个实体企业签订线下合同,即使如此还要求实体企业以厂房、机器等进行担保,同时与担保公司对投资人做出双重担保。

这一段采访让记者理解了高新盛模式第三层里子:超强执行力。

模式的执行漏斗

所有商业模式都和一个漏斗相似:上端是引入的准客户,下端是优质和高粘性的客户。因此,商业模式设计者往往热衷于追求最大的漏斗口。对高新盛而言,双实体商业模式的上漏斗无疑偏小,如何保证下端流出的客户保持优质和高粘性?

答案看起来很简单平常:风险控制。

对金融企业而言,风险控制是一个日常工作,也是最核心的工作。但真要把风险控制做到炉火纯青,那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

  • 相关阅读
  • “中国流动科技馆山阳巡展”活动

    4月12日,山阳县城关镇组织辖区300余名干部群众参加“中国流动科技馆山阳巡展”活动,丰富多彩的科技展品,让广大观众在互动参与中一边体验快乐一边领略科学的魅力。...

    时间:04-1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