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14日从国家海洋局获悉,历时52天、航程6600海里、下潜十次的“蛟龙号”日前搭乘“向阳红09”船回到江苏江阴的苏南国际码头,完成了中国大洋第35航次第一航段科考任务,取得各种生物样品116个。来自国土资源部、清华大学等单位的验收组专家认为,本航段是我国从事大洋科考以来获取生物成果最丰富的一次。
第一航段现场指挥部总指挥、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办公室主任刘峰介绍,7月16日以来,“蛟龙号”先后在西北太平洋采薇海山区开展了8次下潜作业,在西太平洋马尔库斯
2014-08-15 11:34:53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记者14日从国家海洋局获悉,历时52天、航程6600海里、下潜十次的“蛟龙号”日前搭乘“向阳红09”船回到江苏江阴的苏南国际码头,完成了中国大洋第35航次第一航段科考任务,取得各种生物样品116个。来自国土资源部、清华大学等单位的验收组专家认为,本航段是我国从事大洋科考以来获取生物成果最丰富的一次。
第一航段现场指挥部总指挥、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办公室主任刘峰介绍,7月16日以来,“蛟龙号”先后在西北太平洋采薇海山区开展了8次下潜作业,在西太平洋马尔库斯
“向阳红09”船时7月14日晚,记者从“蛟龙”号试验性应用航次(中国大洋第35航次)现场指挥部获悉,“向阳红09”船预计于船时7月15日20时(北京时间7月15...
包括“蛟龙”号在内,世界上同类型深海载人潜水器的共同特点就是海底精确定点作业能力。...
(记者 董冠洋)记者从中国国家海洋局获悉,搭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母船“向阳红09”船4日从福州马尾出发,开始执行2014年航次西北太平洋航段任务,...
记者从会上获悉,“蛟龙”号搭载母船“向阳红09”船,将于7月4日从福州马尾出发,开始执行2014年航次西北太平洋航段任务,11月下旬开始执行西南印度洋...
“蛟龙”号试验性应用航次验收会日前在青岛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毓川担任组长的专家组认为:蛟龙潜水器今年的技术状态出色,海上作业能力得到了有力验证,科学家首次参加了下潜,“蛟龙”...
记者17日从中国国家海洋局获悉,于2013年6月至9月开展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试验性应用航次日前成功通过验收专家组验收。 据介绍,验收专家组由国土资源部、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广州...
“向阳红09”船走廊里,平日稳重寡言的大管轮董文连哼着小曲欢步走来,突然大喝一声:“回家喽!” 此时,“蛟龙”号已完成第73次下潜作业回到甲板,这标志着2013年“蛟龙...
“蛟龙”号2013年试验性应用航次现场指挥部8日晚间决定,“蛟龙”将于9日在西北太平洋采杞海山南端再次下潜,这将是“蛟龙”号2013年试验性应用航次的“收官&rdqu...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当地时间17日(北京时间18日)在东北太平洋进行了本航段最后一次下潜作业,完成了考察海底生物和采矿前景等任务。 这次下潜是“蛟龙”号2013年试验性应用航...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当地时间17日(北京时间18日)在东北太平洋进行了本航段最后一次下潜作业,完成了考察海底生物和采矿前景等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