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科学探索

绽放的深潜“花蕾”——记中国首批女潜航员学员

绽放的深潜“花蕾”——记中国首批女潜航员学员

2015-01-12 15:53:13

        新华社“向阳红09”船1月12日电通讯:绽放的深潜“花蕾”——记中国首批女潜航员学员
        新华社记者张旭东
        在中国载人潜水器“蛟龙”号母船忙碌的后甲板,科考队员都是一身与海同色的工作服,头戴蓝色安全帽,很难看出其中还有两名女性。她们是张奕和赵晟娅,中国首批女潜航员学员,在经过两年的专业培训后,将成为中国首批女潜航员。
        张奕和赵晟娅分别于1月10日和11日搭乘“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西南印度洋海底热液区下潜。这是她们首次在海上下潜,主要工作是保障潜水器与母船水声通信,观察是否有障碍物并及时报告主驾驶,操作高清摄像头跟踪拍摄机械手和海底景象等。
        张奕说:“之前见了很多‘蛟龙’号拍摄的高清视频和照片,也想象了无数次海底景象,这次自己真正来到海底还是很激动,特别是在潜水器坐底的那一刻。”
        “在水下有10多个小时,但感觉过得很快,”赵晟娅说,“这次下潜学到了书本上永远学不到的东西,包括驾驶技巧、机械手操作和心理等各方面。”
        来自河北唐山的张奕是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来自河南安阳的赵晟娅是大连海事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两人都是20多岁。
        2013年10月,两人从东北来到青岛,经历包括基础知识、体能、幽闭测试等在内的8天严格选拔,最终从39名女性候选人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首批女潜航员学员,到“蛟龙”号研制单位中船重工第702研究所学习“蛟龙”号构造、电气、生命支持、机械等各方面知识。
        两位女学员去年6月第一次随“蛟龙”号起航,进行实际操作培训;并于去年10月再次登上“向阳红09”船,开始为期120天的2014-2015年“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试验性应用航次(中国大洋35航次)航程。
        在船上,二人不仅要克服晕船等不适,还要负责潜水器设备的维修保养。她们还负责每次下潜视频、照片整理和撰写报告等,经常晚上10点多还在会议室加班,有时为了记录一个取样时间和坐标,要看四五个小时的“无声电影”。
        “自己学到的东西多了,这个航段承担的任务也就更重了,每天都很充实,甚至看一部电影的时间都没有,带了跳绳也没时间锻炼,”赵晟娅说,“上个航段遇到问题是看老师解决,这两个航段是参与问题的解决,比纯粹看书学到的东西更多。”(完)

  • 相关阅读
  • “蛟龙”号在西南印度洋热液区采集大量生物样本

    新华社“向阳红09”船1月12日电(记者张旭东)中国载人潜水器“蛟龙”号11日继续在西南印度洋龙旗热液区下潜科考,采集到了300多只螺、49只贻贝以及茗荷、多毛类动物等大量生...

    时间:01-12
  • 科学家“弹出式”制备微纳米半导体器件

    新华社华盛顿1月11日电(记者林小春)见过一打开便有小房子或城堡立起来的那种立体书吧。受这种儿童玩具书的启发,中国、美国、韩国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特别简单的“弹出式”三维成型技术,可制备...

    时间:01-12
  • (2015前瞻)特稿:联合国气候谈判迎大考

    新华社柏林1月12日电特稿:联合国气候谈判迎大考 新华社记者唐志强 2015年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又一个重要节点。按计划,一项新的全球协议将于年底在法国首都巴黎达成,成为202...

    时间:01-1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